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4:5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分娩产妇240例,按照分娩方法不同分为120例顺产组与120例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顺产组,剖宫产组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较轻(P<0.05);同时相较于顺产组,剖宫产组阴道肌电压与盆底肌张力更低(P<0.05)。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均表现为盆底肌肉受损情况,而剖宫产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较轻,顺产产妇康复恢复较好。

关键词:顺产;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康复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申小平,保积武.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96,101.

0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医院妇产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常见的致病原因就是产妇盆底肌肉受损,而导致盆底肌肉受损的重要影响因素又包括分娩,由于盆底功能障碍会导致产妇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的下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极为重要[1-2]。本研究对不同分娩方法的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实际康复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按照分娩方法不同分为120例顺产组与120例剖宫产组。其中顺产组年龄为23~37岁,平均(30.89±5.39)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14±1.55)周;剖宫产组年龄为22~38岁,平均(31.64±6.21)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40.29±1.14)周。经过对比后,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产后8周接受复查,对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及盆底功能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产妇尿失禁情况进行判断。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其治疗方法如下:①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使产妇呈半卧位后,于产妇阴道内置入肌电型盆底肌肉治疗仪,并根据产妇耐受性适当调整电流强度,使电刺激维持有效性并确保产妇无不适感,以产妇盆底肌肉收缩为标准,30 min/次,2次/周,一共需连续治疗8周;②盆底肌功能训练:使产妇呈平卧位后,分开双腿并屈曲,待产妇吸气时使肛门保持收缩,以6~8 s为宜;呼气时,需使产妇肛门得到放松,10 min/次,3次/d,一共需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可包括阴道肌电压与盆底肌张力,观察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变化情况;(2)对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参考:0级:盆底肌肉无收缩;1级:盆底肌肉存在1 s收缩情况;2级:盆底肌肉存在2 s收缩情况;3级:盆底肌肉存在3 s收缩情况;4级:盆底肌肉存在4 s收缩情况;5级:盆底肌肉存在5 s收缩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顺产组,剖宫产组阴道肌电压与盆底肌张力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两组盆底肌受损程度对比情况如表2。


\

 
3讨论

通常来说,产妇处于分娩期间时,由于盆底肌肉出现牵拉过度的情况,容易导致部分肌肉纤维出现断裂情况,进而导致会阴部肌力出现下降情况[3]。相较于顺产产妇,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受损程度较轻的原因主要是:不通过阴道分娩时,胎儿未受到机械压迫,通常其会阴与膀胱位置变化程度较轻,进一步缓解盆底肌损伤程度[4]。通过有效的盆底肌功能恢复训练,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盆腔肌力提高;而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方法,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兴奋程度,有助于促进肌肉被动收缩作用。

通过研究可发现,经过对比后相较于顺产组,剖宫产组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较轻,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盆底肌受损多集中于1级与2级,而顺产组盆底肌受损多集中于3级与4级,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顺产组,剖宫产组阴道肌电压与盆底肌张力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顺产与剖宫产产妇中,两种分娩方法均可表现为盆底肌肉受损情况;与顺产产妇相比,剖宫产产妇盆底肌肉受损程度较轻;而与剖宫产产妇相比,顺产产妇康复恢复较好,该康复治疗方法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雪花.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7):170-171.
[2]陶颖.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3):84,86.
[3]庄玉青.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217-218.
[4]张枫,孟海霞.顺产和选择性剖宫产和盆底肌肉训练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1):48-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