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耐药肺结核病治疗结果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5:32: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两种药物在耐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所收治的160例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案不同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予以莫西沙星,乙组予以左氧氟沙星。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甲组明显高于乙组(95.0%>7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2=10.329,P<0.05);甲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乙组(2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11.082,P<0.05)。结论对耐药肺结核病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耐药肺结核;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本文引用格式:祖力比亚·买土送.耐药肺结核病治疗结果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1-32.

0引言

临床上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一般是采取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药物则极易导致结核菌发生耐药性,继而影响治疗效果[1]。鉴于此,临床上需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现为了解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在耐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价值,将对我院所收治的160例患者采取上述药物治疗,且比较其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160例患者,皆选自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所收治的耐药肺结核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耐药肺结核病。另将存在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异常者、糖尿病者以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均予以排除。按用药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个小组,即甲组与乙组。甲组8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区间为21~55岁,平均(36.8±5.6)岁;病程在1~11年,平均(6.9±3.6)岁。乙组8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区间为20~56岁,平均(37.2±5.2)岁;病程在1~14年,平均(7.2±3.3)岁。对比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该项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1.2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抗结核治疗,即对患者予以帕司烟肼(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50022019),2次/d,0.5 g/次,丙硫异烟胺(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31023065),3次/d,0.2 g/次;吡嗪酰胺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吡嗪酰胺片),2次/d,0.75 g/次;利福喷丁胶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10940199),2次/周,0.45 g/次;氨基水杨酸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批准文号:H23021719),静脉滴注,1次/d,8.0 g/次,持续治疗3个月。

在上述基础之上,对甲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Bayer Vital GmbH生产,批准文号:H20130292),1次/d,0.4 g/次。对乙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40091],1次/d,0.4 g/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退,经痰菌培养检查结果为(-),且X线片检查发现80%以上病灶已吸收,为显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痰菌培养检查结果为转阴,亦或是结核菌指数降低,且X线片检查发现40%~80%的病灶已吸收,为有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好转,经痰菌培养检查结果为(+),且X线片检查发现病灶并未被吸收,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甲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组间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29,P<0.05),如表1所示。


\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中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1例白细胞减少,2例胃肠道症状,3例神经系统症状,其发生率为7.5%(6/80)。乙组中有22例发生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6例白细胞减少,7例胃肠道症状,4例神经系统症状,5例肝功能损害,其发生率为27.5%(22/8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82,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所诱发的慢性疾病,且带有传染性。近年来,因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提高,致使肺结核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而耐药肺结核病是因对2种乃至以上抗结核药物形成耐药性,且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显示为阳性的一种病症[3];此症易反复且迁延难愈,如此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以治疗耐药肺结核病,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临床上是采取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对耐药肺结核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极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4]。鉴于此,对耐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重大。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性,且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可在结核杆菌遗传物质DNA复制的第一阶段对其予以松弛与解结,并促使母链DNA缠绕新合成链,引发异常结核,最终发挥抗结核杆菌的效果[5-6]。莫西沙星同样为喹诺酮类药物,但属于第四代,其能作用在结核杆菌遗传物质DNA旋转酶A亚单位部位,对细胞内外的肺结核杆菌进行杀灭[7];另外由于该药物组织结构内有甲基侧链,能提高药物抗菌消炎的功效,强化患者对药物的吸收,进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8]。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莫西沙星治疗的甲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比高于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乙组患者,即95.0%VS77.5%,差异显著;另外,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甲组也显著低于乙组,即7.5%VS27.5%,存在显著差异。由此上述可知,相较于左氧氟沙星,对耐药肺结核病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永艳.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92-93.
[2]章国飞.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痰菌转阴率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7,14(9):1806-1808.
[3]王素子.左氧和莫西治疗耐药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49.
[4]Milyausha Yunusbaeva,Liliya Borodina,Pavel Alekseev,et al.Treatment efficacy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Bashkortostan,Russia: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9,81(15):66-80.
[5]朱洪梅.含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16):85-87.
[6]Oksana Pasechnik,Anna Vyazovaya,Stanislav Vitriv,et al.Major genotype families and epidemic clon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Omsk region,Western Siberia,Russia,marked by a high burden of tuberculosis-HIV coinfection[J].Tuberculosis,2018,108(1):163-168.
[7]李洪智,张翰明.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对比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1936-1938.
[8]岳丹.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J].吉林医学,2019,62(4):787-7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