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目标教学法在护生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5:10: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目标教学在实习生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参与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共60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指导实习,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法指导实习。结果采用目标教学方法的观察组的兴趣评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考核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教学的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操作技能,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效果显著。经试验证明,此教学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指导教师;实习生;目标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蒋传萍.目标教学法在护生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82,286.

0引言

目标教学是指对未来学习过程总结的一种表述手段。目标教学的主要主体成员为学生,讲师则属于整个体系中的主导因素,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2]。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本次研究对目标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选研究对象中,有女性实习生35位,男性实习生25位,所有实习生中,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为21岁。将这60名实习生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30名。本次研究目的所选实习生均知情,在获得全体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发现其不具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此研究方法可以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方法,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后,对所有实习生安排好带教老师,并在以后的实习阶段由负责带教的老师教授相关的专业技能。实验进行后详细记录实习生的实习数据,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数据使用。观察组的实习生采用目标教学法,主要方法如下。

1.2.1准备阶段

授课教师针对实习内容布置出不同的仿真场景,并在上课之前让实习生对本次的仿真场景摸底,使其进入场景中为自己布置的角色。于此同时,在正式教学前应让实习生了解到本项内容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应提前准备出相应的场景道具、教学场所以及教学材料,在实习生看到后使其针对所学内容猜测本次的实习内容与实习目的,有效地训练实习生的策划能力。

1.2.2计划阶段

授课教师对于模拟场景中的教学流程要明确,及时找到教学计划中的漏洞并改正,相应地重现规划教学计划[3]。此时,规定实习生与授课教师均需要对场景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负责,并且相互联系,布置模拟场景等。最后,对于教学目标重点强调:①知识目标:熟练地掌握内科疾病基本原理以及相应护理的护理目的等,对于内科疾病的护理诊断烂熟于心,对于内科疾病的护理评定与护理对策有相应的了解等;②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具有向患者个人、患者家属群体等人进行健康宣教的演讲能力,具有与临床教师合作并实施内科诊疗操作技能的能力,具有对内科疾病患者病情改变进行基本观察、诊断并处理的能力,可以对各种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的能力;③情感目标:时刻提醒自己,护理人员要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职业操守与职业情感,并且授课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对周围的场景设置进行教学[4]。

1.2.3实施阶段

当护理实习生与授课教师讨论完护理诊断、护理操作基本内容后,授课教师领导护理实习生对治疗使用的场景进行布置。授课教师根据不同实习生的特点分配不同的角色或实习生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护理对象,实习生以教学目标为大纲,严格按照所学条例扮演自己所选择的角色,并在指导教师做出指导时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融入病例场景中,使实习生充分表现出不同疾病带来的不同症状以及检查患者的病症、体征、病因、诱因、辅助检查、治疗等护理操作,实习生与实习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用来熟练教学目标。在对实习生指导期间,实习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授课教师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并根据不同的病症模拟出护患沟通的内容。授课教师根据本次模拟情景的实习内容做出分析总结,并提出在护理工作时出现的问题、漏洞等加以改正,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加以研讨。

1.2.4评定阶段

授课教师对实习生在护理工作时的表现及时总结,并在情景模拟的情况下对于工作时出现的违反纪律、操作不当、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提出纠正。对实习生的考察采用评分法来检测,考察项目包括: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操作技能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等(在实施阶段评价实习护生与模拟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5]。

1.2.5反馈阶段

授课教师要求实习生对实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实习目标,找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明确解决方法,解决不了时可以与授课教师进行讨论,并向授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实习生根据实习期间的感悟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岗位职责的理解进行文字反思总结。

1.3观察指标

实习生兴趣评分标准:评分主要分为兴趣高、一般、无兴趣三个等级。授课教师根据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对其进行打分,最高分为l00分;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检测,了解所有实习生的掌握状况、操作水平以及沟通能力,最高分为100分;同时让实习生对教学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最高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比较,采用目标教学方法的观察组的兴趣评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考核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教学的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
 
3讨论

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属于重中之重,他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护理专业学生全方位充实自身护理知识、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也是护理专业学生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走向社会的岗位职工的重要中间枢纽。而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能够为以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奠基。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有利[6]。最终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明确目标,最终的实习结果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最后将最终目标进行步骤化,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结果最优化,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水平[7]。

当实习生具备了学习目标后,便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不但节约出时间,更是提高了学习质量,减少了临床实习无目的、盲目学习的可能。实习生针对性的学习自身欠缺的知识,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解决,不但优化了师生关系,同时又调动了实习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8]。综上所述,目标教学模式应用在内科护生实习中,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操作技能,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红艳,史春英,于俊娟.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6):19,21.
[2]马四军.基于情景模拟的目标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26(1):93-96.
[3]冯传云,柴春燕,董如琴.目标教学法在血液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23(13):782-783.
[4]李爽,梁莉.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87-188.
[5]黄舒书.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8,10(16):73-74.
[6]刘丽新.目标教学法在护生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96-297.
[7]张俊芳.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新入职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4-5.
[8]崔秀珍,殷慧慧,王迪,等.PBL教学查房在护理本科生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120-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