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抽取200例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采取目标管理方法,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行为、护理管理知识、护理管理环境以及护理态度等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强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这对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论;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周晓琴.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00-301.
0引言
临床护理管理即为护士通过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合理安排护士资源、环境以及设备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管理水平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必须研究的内容。目标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核心理念是在确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总目标,然后对其给予合理的分解,将其转化为个人目标,然后管理者则按照分解目标的执行程度对下级给予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属于现在医院管理改革,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标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中的方法,注重科学化、效率化,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的发挥潜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为病人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1-2]。该报告中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效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职的200名护士进行探讨,均为女性。纳入要求:工龄超过2年,获得相关证书,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年龄19~46岁,平均(29.34±5.42)岁,工龄2~25年,学历情况:49例本科,51例大专,其中10例副主任护师,25例主管护师,37例护师,28例护士;实验组:年龄20~45岁,平均(30.05±5.21)岁,工龄2~24年,学历情况:40例本科,60例大专,其中10例副主任护师,27例主管护师,34例护师,29例护士。通过对比所有护士的年龄、工龄、职称、知识程度等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目标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
1.2.1制定目标
一般包括两点:①科室总体目标。明确整体目标前,需要对前面的护士工作情况给予评估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处理,同时按照SMART理念,结合护士的工作时间、个人素养与工作特点等,确定科室要求的护理目标[3]。②个人与细节目标的制定。总结整理所有护士的基本信息,把不同资历作为基本依据,对个人和细节目标给予制定,对于优秀的护士,应该提高护理目标;对于普通护士,确定优秀护理目标;对于不合格者,则设定为及格目标,同时积极的护理培训,定期考核,改善整体护理能力。
1.2.2实施护理目标
明确分总管理目标后,更加落实目标管理措施,分配到临床科室当中,选择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保持认真工作态度,促进目标能够实现[4]。并且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护士等组成质量考核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随时检查护理质控内容的执行情况,定期组织会议,分析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同时记录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的分析,最后进行全面评估,提出修改方法,从而改善护士的工作质量。
1.2.3考核管理目标
实施目标管理期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定期开展考核评定。将个人目标的实施情况作为基本依据,每天在组会或者晨会中对个人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在每个月的例会中,将细节目标设定的阶段性作为基本依据,评价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按照护理质量考核表,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思想态度等进行细化评定,给予适当的惩罚与褒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4目标管理激励
通常而言,目标管理激励分为两点:①精神鼓励。护士长作为直接管理者,临床工作过程中,应该全面掌握护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进行交谈,掌握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的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护士的积极良好的情绪,同时多鼓励护士,多争取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有利于增强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5-6]。②物质激励。医院需要制定完善的奖金激励制度,按照护士工作态度、业绩与出勤等情况,再结合目标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发放一定量的奖金,对优秀护士鼓励,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
1.3效果判定
分析两组的护士进行评价和统计,具体分为:护理相关知识、护理管理的态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每项共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认知能力越强,做好记录。
1.4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患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准,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行为、护理管理知识以及护理管理环境以及护理态度等评分情况,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护士应该处理好护理工作的每个步骤,进而可体会到护理工作的自然规律。在实际的管理及工作中,根据目标管理理论,注重临床护理管理的进行,可以显著的防止护理工作中产生问题和缺陷。并且,护士可经过专业的培训,能够显著的增强自身的工作素质,在护理过程中,也可以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明显的改善工作满意度,并且降低不良事故。所以,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当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的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的发挥潜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为病人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适应临床管理的大力推广与应用[7]。
目标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核心理念是在确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总目标,然后对其给予合理的分解,将其转化为个人目标,但是管理者则按照分目标的执行程度对下级给予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属于现在医院管理改革,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8]。该报告中,实验组开展目标管理模式的干预,通过对比两组的评分和理论知识评分,患者满意度等,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由此可见,经过目标管理临床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理想的改善。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强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也能够改善病人的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这对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辉,刘文艳.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饮食保健,2015,12(13):72-73.
[2]范志辉.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实践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4):451-452.
[3]陈梅英.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30):252.
[4]Xue hongxia.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arget management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J].Everyone's Health(Early Edition),2016,1(13):90-91.
[5]黄晓青.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吉林医学,2014,18(14):34-35.
[6]夏琼.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目标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9(10):44-45.
[7]马燕,童开莉,赵清平.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6(11):85-87.
[8]陈国纯.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8,32(9):119-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