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医学院校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高发疾病构成及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对学校774名教职工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校教职工主要异常指标检出情况为血脂异常、脂肪肝、血压高,检出率分别为62.4%、35.5%、23.3%,且男性检出情况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和早期疾病筛查,加强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并可结合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促进教职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高校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健康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毕炜,张天懿.某医学院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及健康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8-9.
Analysis of Health Status of Faculty and Staff in a Medical College and Health Management Strategies
BI Wei1,ZHANG Tian-yi2*
(1.Baokang Hospital,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2.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faculty and staff in a medical college,to un-derstand the high-risk disease composition and risk factors,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health management strategies.Methods In May 2019,a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on 774 faculty members of the school,and the results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main abnormal indicators of the school's faculty and staff were dys-lipidemia,fatty liver,and high blood pressure.The detection rates were 62.4%,35.5%,and 23.3%,respectively,and the male dete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xamination and early disease screening of college faculty and staff,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and medication guidance for diet and exercise,and combine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promote the faculty and staff to establish a healthy lifestyle,and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of college faculty and staff.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s;Faculty and staff;Health status;Health management
0引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在早期及时发现疾病,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进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前。本文分析了2019年天津某医学院教职工体检结果,以期为维护和促进教职工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全校教职工开展健康体检,计划体检人数为1052人,实际774人参加体检,其中男性281人,女性493人,检查率为73.6%。
1.2方法
1.2.1体检项目体检项目包括血压、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妇科双合诊、宫颈涂片)、B超检查(腹部+膀胱,女性子宫、卵巢,男性前列腺)、外科检查(头颈部、男腹泌尿)、眼底、胸片、心电图、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脂四项)、肿瘤标志物检查(CEA、AFP、CA125)、血常规、尿常规。对45岁及以上职工增加甲状腺B超检查,对45岁及以上女职工增加乳腺B超检查。
1.2.2判断标准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血总胆固醇大于6.5mmol/L;甘油三酯大于2.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大于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低于1.07mmol/L。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2.3统计分析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检人员分布情况
共774人参加本次体检,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为25岁。
2.2异常指标检出情况
异常指标检出结果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血脂异常、脂肪肝、血压高,检出率分别为62.4%、35.5%、23.3%(见表2),男职工检出率均高于女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在女性职工中检出率也较高,分别为19.3%(91/471)和15.1%(73/482)。
3讨论
此次检查中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高达62.4%。当血脂过高未加以控制时,会造成胆固醇之类的物质在大、中、小动脉管壁内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逐步形成,进而造成某些器官甚至整个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诱发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1]。对于血脂异常应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除了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药物降脂外,还应保证合理膳食。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应为每日膳食的主要内容[2],且应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等饮食原则。膳食还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并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脂肪肝是此次体检中检出的另一高发疾病,发病率达35.5%。脂肪肝症状一般不明显,多数患者无症状,也有人有肝区胀满、食欲缺乏、乏力等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时发现。除超声检查异常外,肝功能检查有时可显示正常。中重度脂肪肝可有肝功能AKP、r-GT、BIL、ALT的异常,并经常伴有血脂升高。对于检出脂肪肝的教职工,应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多食高蛋白、低糖、低脂、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藻类、菌类等,并严格戒酒。坚持适当体育运动,防治超重或肥胖。对于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应忌用,对糖尿病等其它代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并应动态观察相关指标。轻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中、重度脂肪肝则应采取调脂治疗。
此次体检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为23.3%。通过了解,检出高血压的教职工中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情况外,还有部分人之前从未有过血压升高的情况,考虑可能和到医院体检时产生的紧张情绪有关,属一过性血压升高。对于此类人群可嘱其连续3天监测血压情况,如果持续高于正常标准,则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对确诊为高血压的教职工应采取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戒烟限酒,严格控制体重和腹围。为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有糖尿病、肾病、冠状动脉疾病等疾病的职工,要使血压保持在130/80mmHg以下。为严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还应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等药物。
此外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在女性职工中检出率也较高。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处于一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等因素可引起乳腺增生的发生。工作劳累、家庭压力和生育等因素可影响女性身体健康,使女性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激素水平异常的情况,诱发乳腺增生。一些乳腺增生患者,症状轻微且无需治疗,可在发病后1至2年内自行缓解。如自觉症状明显者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此外乳腺增生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平和心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女性,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直径较小且无症状的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疗,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若发现肌瘤生长速度较快或出现腹部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通过此次体检还发现,虽然为医学院校,但教职工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科研、临床、晋升考核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身心往往已经开始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另一方面从参加体检的年龄分布来看大多集中在30-39岁,由于年龄相对年轻,有些人仅表现为指标异常,但主观症状往往较轻,这种情况使教职工更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且学校中仍有相当数量教职工中从事非医学专业,这些人群相对医学专业人员来说对健康关注度仍不够。该校血脂异常、脂肪肝、血压高的检出率较高,这与很多大学教职工的体检结果一致[3,4]。且男教职工血脂异常、血压高等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教职工,考虑和男教职工社会压力更大,更不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有关。该校实际教职工体检率不足75%,总体体检率并不高。一方面,从职工个人角度考虑,导致部分重大疾病无法及时检出,达不到疾病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从学校总体角度考虑,体检率过低也使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无法通过体检及时检出,给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隐患。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广大教职工充分享受并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体检福利,为职工个人和全校师生健康以及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校医院作为教职工体检的组织部门,还应根据历年体检结果特点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时发现本校教职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趋势,并向学校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发现某病在某年龄段有高发趋势时,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入某项检查。同时为给教职工提供最优质的体检服务,对于承担体检的体检机构不能一成不变。校医院应加强对各体检机构的考察,对多家体检机构的资质、人员及设备配置、体检套餐设置等进行多方比对,为教职工推荐出性价比及检查质量均较高的体检机构以保证体检效果。
作为中医院校,学校还可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优势,可对职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从饮食、情志、起居、保健药膳等方面根据职工个人体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保健指导。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四诊仪器、经络仪等设备开展中医健康体检[5]。在体检结束后为教职工提供后续的健康管理服务,比如开展健康教育、个体化管理、群体疾病管理风险评估与干预等。并将学校的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针对职工存在的共性健康风险问题,为其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活动,对愿意接受中药、针灸、熏蒸等中医适技术治疗的职工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调养,更好地满足人们改善亚健康、促进健康的需求[5]。
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使疾病在早期得到干预,并可促进职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广大职工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进行健康管理[6]。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建立一个身心健康、适应和谐社会和工作环境的教职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征.联亚螺旋健康器——用于预防和调理高脂血症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02(11):56.
[2]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4-23.
[3]吴彩霞.某大学1388名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7):2217.
[4]孔庆滨,陈铁梅,石越.高等院校教师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608.
[5]吴剑坤,徐春军,宋海姣,等.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8):701-704.
[6]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565.htm,2019-07-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