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失衡护理干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失衡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失衡护理干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失衡护理;焦虑评分
本文引用格式:黎燕兴,左映,梁海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心理失衡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80+282.
0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是发病日期不明确,但有慢性肝炎症状者[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腹胀、畏食和肝区疼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蜘蛛痣、肝病面容、脾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2]。目前该病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该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且具有传染性,大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为改善这一现状,我院选择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心理失衡护理干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7-62岁,平均(32.51±4.68)岁;病程1-24年,平均(11.35±4.32)年。研究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18-61岁,平均(32.43±4.54)岁;病程2-25年,平均(11.43±4.2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乙肝疾病宣讲、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指导患者日常活动等。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失衡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评估:选择本院自制的心理评估问卷,对患者的心理失衡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发现患者心理失衡原因主要是来自自身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②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政策。自身压力: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乙肝知识的系统性讲解,使患者能够全面认识乙肝,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消除患者因陌生而引起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日常与患者多交流沟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通过日常交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饮食及锻炼等;为患者讲述乙肝治疗效果较佳的例子,使患者面对疾病能够保持积极情绪。家庭压力: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乙肝疾病的健康宣讲,告知家属关于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手段等,缓解家属面对传染的恐惧,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给患者带来家庭的温暖,增加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社会压力:护理人员进入社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乙肝知识宣传,如发放宣传单、开展讲座、健康咨询会等,增加社会大众对乙肝患者的接受度,以平常心对待乙肝患者,从而减轻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①疗效指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焦虑越重。②护理服务满意度:选择医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患者数×100%。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评分均有所改善
(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理失衡护理是采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疏导,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无法完全治愈及其传染性的特点[5-7],加之患者对乙肝的认知较少,大多患者对乙肝存在恐惧心理,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沟通,使患者正视疾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情绪[8-10]。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失衡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失衡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11]。
综上所述,心理失衡护理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必慧.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68-69.
[2]徐春艳.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6-227.
[3]姚宁.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67-268.
[4]郑云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30(8):154-155.
[5]金一.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65-66.
[6]张利平,贾利霞.婚育期慢性乙肝妇女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0,21(17):151-152.
[7]蔡淑芬,彭东娟,陈富巧.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52-53.
[8]宋冠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05-206.
[9]周荣,韩荣,闫香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焦虑与抑郁的调查及其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5,19(7):592-594.
[10]翟清华,张利霞,黄艳玲.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17):152-153.
[11]王锡珍,周建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及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