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8 10:50: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108例,选择随机分配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感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与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的情感认知功能没有差异(P>0.05),而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情感认知功能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的一般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总分均高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分数,两组患者评分差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治疗效率为94.44%,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治疗效率为77.78%,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利培酮;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精神症状

本文引用格式:乔宏.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58,165.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尽早诊断并治疗,由于治疗时间长,常出现情感障碍等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降低[1]。为了分析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效果,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0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108例,选择随机分配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7例;年龄21~62岁,平均(51.63±9.23)岁;病程0.3~3.4年,平均(1.43±0.23)年;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6例;年龄22~63岁,平均(51.87±9.23)岁;病程0.3~3.4年,平均(1.32±0.2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者;心肺功能不全;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伴有药物过敏史。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喹硫平(启维富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20010117),100 mg/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维思通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20010309),3 mg/次,1次/d,可根据病情调整,8周为1个疗程[2]。

1.5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感认知功能,选择WCST量表评价,分数越高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用PANSS量表评价,分数越低越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生对其选择PANSS量表评价,90分以上为显效,60~90分为有效,60分以下为无效,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感认知功能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情感认知功能没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情感认知功能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

对照组患者的一般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总分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分数,两组患者评分差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2.3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77.78%),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度精神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好发于青壮年,主要特征为产生幻觉,常出现妄想症、极度不安、情感反应不协调、认知功能下降等,不能进行有效交流,该病极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损害[3]。有研究表明,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前额叶多巴胺分泌功能紊乱或不足,不仅会使患者的警觉性降低,减少抗胆碱能的活性,还会抑制多巴胺受体活性,最后造成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信息整理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进而造成情感障碍与认知障碍[4]。为此,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可行的治疗,可促进患者改善情感障碍,早日康复[5]。

利培酮属于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熔点高,是目前较新型的治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效果显著,不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焦虑、鼻炎、消化不良等[6]。利培酮可以对人体的多巴胺进行一定调节,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恢复多巴胺活性,并改善患者情感障碍,此外,利培酮还可抑制抑郁和焦虚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精神分裂症[7]。一般情况下,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可快速吸收,在短时间内,保证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表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与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的情感认知功能没有差异(P>0.05),而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均在治疗后的情感认知功能均差异显著(P<0.05),利培酮可有效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恢复;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的一般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总分均高于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分数,两组患者评分差较大(P<0.05),利培酮可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治疗效率为94.44%,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治疗效率为77.78%,有较大的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利培酮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利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尚坤,陈美英.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J].当代医学,2017,23(26):44-46.
[2]吴晓倩,谭云龙,姚尚武.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后血清LDL-C、TG、T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6):732-734.
[3]李大坤,杨保成.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86-87.
[4]张怀晨,杨鹏,苏中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40(5):346-349.
[5]刘秀丽.阿立哌唑联用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5):13-15.
[6]陈宁贵,沈子童.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9):1289-1292.
[7]马东阳,周金平,邢晓萍,等.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干预的成本-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3):621-6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