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行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的效果,以及对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撷取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n=49)。甲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乙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的血糖情况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甲组妊娠结局,与乙组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母婴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健康状况;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玲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对产妇健康状况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67-268.
0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期出现/确诊的糖尿病,绝大部分糖尿病孕妇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少部分为妊娠前确诊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该病的发生会直接威胁到母婴生命健康,主要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外阴瘙痒、羊水过多等[1]。本文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评判分别实施人性化营养护理管理、一般护理的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通过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撷取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甲组、乙组,两组人数均为49例。甲组年龄区间为25-35岁,平均(30.4±3.3)岁;产次1-3次,平均(2.2±0.5)次。乙组年龄区间为22-36岁,平均(29.8±3.2)岁;产次2-3次,平均(2.5±0.6)次。两组病例的临床相关数据均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 25.0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分析和处理,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纳入标准:通过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中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妊娠前糖代谢水平正常者、孕周24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者、单胎妊娠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者。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并发心脏病者、高血压者、肝肾功能疾病者、孕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1.2方法。乙组实施一般护理,进行常规营养指导,结合患者具体状况、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对患者饮食予以指导。甲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构建孕期营养门诊,经营养科经验方法的医师作为门诊负责人,护理人员负责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主要的目的: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和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状况,共同制定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就诊7 d后,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对其摄入食物类型、摄入量、用餐时间等予以记录。再参照患者的饮食规律、孕周、热量等,合理调整营养方案食谱,搭配24 h能量、生热营养,确保碳水化合物占比、脂肪占比、蛋白质占比分别在:60%、20%、20%左右,每日用餐次数在5次左右。然后,严格控制患者的餐后2 h血糖(<6.7 mmol/L)、空腹血糖(<5.1 mmol/L),如果实行14 d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后,血糖没有得以控制,建议采用适量胰岛素处理。这个过程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鼓励患者进行孕期保健操、慢走、瑜伽等运动,每次活动时间≤30 min。此时,可参照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关于妊娠中晚期每周体质量增长标准,加以体质量自我监测,要求孕前低体质量者,每周体质量增长0.5 kg;体质量正常者,每周体质量增长0.4 kg;体质量高于正常范围者,每周体质量增长0.3 kg。同时,教会患者体质量自我测量的方法,每日起床后空腹、排便后分别测量体质量。此外,对血糖水平控制不佳者,建议每7 d接受一次复诊,参照期复诊状况合理调整饮食方案,予以个体化饮食指导;对血糖水平得以控制者,可以每21 d复诊一次。
1.3观察项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妊娠结局(早产、子癫前期、巨大儿)。
1.4统计学处理。本文临床涉及的临床数据,均输入SPSS25.0软件中。其中,计量资料、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均以(±s)表示,予以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两组妊娠结局的对比,均以%方式表示,予以χ2检验处理。对比结果显示:P<0.05,能够判定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甲组和乙组妊娠结局情况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相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
2.2甲组和乙组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如表2。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原因和胰岛素抵抗状态严重、高胰岛素血症,存在直接的联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易于导致患者产生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管腔狭窄、组织供应不足,以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等情况,严重条件下还会发生重度子癫前期的状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后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健康,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该病的发生,诱导产妇酮症酸中毒、妊高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窒息等的可能性较大。孕周24-28周胎盘分泌出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物质,在孕周32周可达到巅峰,能提高胰岛素抵抗作用。由此说明,孕周24周/24周后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工作极其关键,可明确患者是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确保母婴的生存质量[2]。同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营养活力管理,可满足母婴身体营养需求,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酮症发生率,确保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保持正常。在降低孕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护理效果较佳。此外,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所以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使其树立治疗的自信,减轻自身心理压力、精神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相关工作,进而保证营养护理管理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血糖控制为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结局的重点,因此临床方面提供营养护理管理服务非常必要,以此为患者提供连续、针对性营养护理指导,制定并合理调节营养方案,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血糖控制情况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能够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主要表现在不但能改善母婴结局,而且可以严格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方面。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妊娠结局,在血糖控制方面的作用较强,值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文秀,崔雪珍,包为星.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7):846-848.
[2]赵文苹,罗跃,孙艳丽,等.孕期营养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3):16-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