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蒙药和蒙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草原上和森林当中有非常丰富的药用植物,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当中形成的,吸收了藏医、中医的经验当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是我国医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蒙药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蒙医与蒙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蒙药具有独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蒙药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并且被更多的人熟知,在医学领域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很多的蒙药被开发成为国药准字号,进入了流通领域,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研究主要从蒙药的用药理论、主要制剂、疗效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蒙药普通制剂的疗效进行探讨。
关键词:蒙药;普通制剂;疗效问题
本文引用格式:红芳.蒙药普通制剂的疗效问题浅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90-191.
0引言
蒙药是蒙古族在与大自然与疾病的斗争当中积累起来的,包含很多的治疗方法,比如说饮食疗法、外伤疗法、马奶疗法、针刺疗法、蒙古针灸、蒙医正骨、正脑术等。蒙古族的人民在游牧生活和在森林当中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具有药理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当地的人民运用这些物质结合起来,治疗疾病,不断形成了一些治病的经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治疗疾病的方法[1]。自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和各政府的领导对于蒙药特别的重视,之后编撰了《蒙成药标准》《蒙药学》等一系列的著作。
1蒙药的用药理论
蒙药的用药理论包括五元、六味、药力、药性、药物功能。
(1)五元:蒙药的理论基础是古代朴素的五元,火、土、气、空、水。蒙药认为植物药材的生长发育和五元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从土壤吸收养分;水为植物生长提供生命之源,滋养植物,促进植物的生长;火为植物提供能量、动力因子;外界的阳光、温度使得植物生长成熟;气内化为植物的生化因子,起到养育的作用;空能够作为植物的间隙因子,形成植物的腔孔道[2]。
(2)六味: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在药物形成的过程当中经过复杂的过程形成的,包括甘、酸、咸、苦、辛、涩六味。甘味,在五元当中,以土、水为主,其他元素为辅;酸味,在五元当中以火、土含量为主,其他元素为辅;咸味,在五元当中,以水、火含量为主,其他元素为辅;苦味,在五元当中以水、气为主,其他元素为辅;涩味,在五元当中以土含量为主,其他元素为辅。蒙药除了单一的味道之外,还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味道和在一起的中性味,还有药味相互转化形成的复合味,比如甘中甘和苦中苦。
(3)药力:蒙药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种药性,寒性和热性。热性的药物主要生长在阳光充沛的地方,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药力充沛,拥有完备的热性药力,具有祛风寒、除痰湿、消食等作用。但是如果药物使用过量会引起头晕、发烧等症状;寒性的药物主要生长在阴凉的地方,获得大量的月辉,阴性药力充沛,具备寒性药力,帮助镇静安神、祛瘀、降火等,药物使用过量会引起胃阳衰弱、抽搐等症状。在具体的用药过程当中,根据药物的寒热性可以用于治疗相应的疾病,治疗寒性疾病用热性的药,治疗热性疾病用寒性的药。
(4)药性:蒙药用药讲究用药物的药性调整机体内部的气、火以及体液的偏胜偏衰。如果三者平衡,人的身体就健康,如果三者失衡,那么人就会出现健康问题。
(5)药物功能:包括柔、重、温、脂、固、寒、钝、和等17种[3]。
2从方剂的角度看待蒙药
蒙药的方剂是把多种单味药组合在一起治疗疾病,是对单味药的进一步发展。蒙药方剂具有综合的疗效,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抵消某些药物的毒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是治病的主要方式之一。蒙药方剂常用的剂型有汤剂、丸、散剂、膏剂、酒剂等,还有搅合剂、草药剂、灰制剂、金石合剂、油制剂、熏剂等十多种药剂。近年来,在中药制剂的影响下,蒙药制剂还出现了多种新型的药剂,比如片剂、冲剂、糖浆、针剂、流浸膏以及硬膏等剂型。这些药剂的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制作高效、见效快,并且效果持续时间长,生产、运输、使用、保管和携带都非常的方便,提高了药物的质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用药要求。在之前的一些书籍里面,收录了蒙药的汤剂、口服散剂、水丸、外用散剂等,后来的补充版本里面还增加了胶囊、片剂、冲剂、蜜丸、滴鼻剂等,说明蒙药的制剂在不断发展[4]。
3蒙药主要的制剂介绍
3.1汤剂
汤剂是将一种或者多种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碾磨成粗粉,然后混合在一起,可以采用浸法和煎煮法对药剂进行处理。煎煮法将药剂进行熬制,饮用前去渣,服用汁水;浸法将药末放进瓷缸内,加沸水,待到一定的时间,将药液浸出,然后服用。汤剂相比于药丸和散剂,药效更好,吸收更快。
3.2丸剂
丸剂将各种药材进行碾磨成粉,加上蜜、药汁等粘合成药丸,然后晾干备用。药丸的大小一般和绿豆差不多,便于携带和贮藏,是一种常用的药剂类型,药剂的吸收比较缓慢,但是药效比较持久。对于一些药香味重、贵重的药材,采用药丸进行保存可以长期保留药效;对于药效猛的药物,做成丸剂可以使其缓慢释放药效,不至于伤害患者的身体。
3.3搅合剂
将药材按照处方的标准进行调配,碾磨成粉然后混合,加入炼蜜、冰糖、红糖等反复进行搅拌,密封在玻璃瓶当中。这样的制药方法主要用于一些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对妇科疾病、妇女身体疗养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用于五官的疾病治疗,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4散剂
将药物按照处方进行配制,然后碾磨成粉混合均匀。散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患者可以灵活的使用散剂,能够大范围治疗各种患者的各种疾病。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类型,制作简单、易于携带,但是药效比较缓慢,需要患者长期进行内服或者外用。
3.5油剂
先精选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之后按照处方进行调配、浸煮、浓缩,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加上鲜牛奶进行混合,加上一定量的奶油、蜂蜜、白糖等,浓缩到没有水分的时候制成油剂,放在瓷缸内进行贮藏。这种药剂一般用于老年人或者妇女,帮助消除体虚者的浮肿和治疗肾虚等[5]。
4影响制剂疗效的因素
蒙药的制剂类型繁多,包括丸、丹、散、膏、灰剂、油剂、酒剂等。蒙药的制作严格按照蒙药的基本理论和经验进行,因此保持了传统的疗效和作用,在实际的医学实践当中,这些经验也一直被医学工作者沿用。
蒙药的疗效和蒙药药材的产地、处方、制作方法、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方法等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地方的土质、气候等条件不同,对药物的生长和药性具有影响,药材采集的季节、药用的部位、植株的生长时间、贮藏方法、加工方式等都会影响蒙药的药效。我国地大物博,拥有非常丰富的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药材太多会造成用药的药物出现杂乱,同一种药名可能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药材,因此错误的药材影响药物的疗效[6]。
5结束语
蒙药对于我国的医疗发展有大的贡献,蒙药可以帮助治疗各种病症,带给现代医疗新的启发,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蒙药的发展相比于中医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发展蒙药,要创新新的理论体系,加大政府和国家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辛颖.具有抗炎作用的蒙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6):768-776.
[2]斯琴.蒙药制剂古日古木-13防治脂肪肝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04,209.
[3]娜仁图雅,林燕,包顺茹,等.蒙药质量标准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药事,2015,29(12):1245-1249.
[4]陈华.中蒙药制剂的含量测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108.
[5]李杰,伊建东,寇卫国,等.蒙药产业成方制剂现状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9):43-45.
[6]张明玉,哈斯巴根.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蒙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0):19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