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芒针透刺治疗颈肩综合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颈肩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结论芒针透刺治疗颈肩综合症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探索。
关键词:芒针透刺;颈肩综合症;临床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杨琼,汪江.芒针透刺治疗颈肩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97-198.
0引言
颈肩综合症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以及由此引起的颈肩部酸麻、胀痛症状的总称。颈肩综合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和身体素质、职业、生活习惯、寒冷等有明显关系[1]。饮食不节、紧张焦虑、脑力劳动者是高发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颈肩综合症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传统颈肩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己经无法适应逐年上升的发病率趋势[2]。笔者经过临床多年实践,发现芒针透刺针法治疗颈肩综合症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颈肩综合症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6.8±5.69)岁,平均病程(2.57±1.5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等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如表1。
1.2诊断标准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颈项肩胛疼痛,颈项僵硬不适,疼痛向前臂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乳突端(完骨穴后方)、第7颈椎、第1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肩井穴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经X线摄片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3]。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不配合针刺治疗者;(3)治疗期间出现影响治疗进程的严重疾病患者;(4)因临床治疗不完善而影响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者。
1.4方法
(1)治疗组:主穴:条口透承山、合谷透后溪、阳陵泉透阴陵泉、后溪透昆仑、大杼透风门、液门透中诸。配穴:颈项酸困取颈夹脊、天柱;手指麻木取曲池、外关;肩部活动受限取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操作方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0.8 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以平刺法进针,针体横卧<15°角,缓缓透针至对穴。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为度。以上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2)对照组:选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当中针对“项痹”治疗方法。主穴: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配穴:督脉、足太阳经证配风府、昆仑;手太阳经证配小海、少泽;手阳明经证配曲池、合谷。风寒痹阻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配膈俞、合谷;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头晕头痛配百会、风池;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耳鸣、耳聋配听宫、外关。
操作方法:用75%酒精棉球进行穴位局部消毒,术者以左手拇指加压穴位,用右手手持0.35 mm×45 mm的毫针,将针刺入皮肤,然后提插捻转针柄,患者出现酸、麻、胀、重感为度,以上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仍感到颈项部时有不适;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无明显进步,劳累后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加重。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如果两组间的数据显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见表2。
3讨论
颈肩综合症是由于颈椎软组织黏连、劳损和颈椎椎体位移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出现急慢性神经刺激症状[4],主要表现为肩臂部僵硬疼痛伴随双上肢酸麻胀痛,主要表现为肩胛提肌、斜方肌、头夹肌、菱形肌在颈肩部附着处出现明显压痛点,同时因外感风寒暑湿等外邪,这些肌肉出现局部的黏连和瘢痕加重了局部血液供应,出现“不通则痛”。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封闭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有些药物具有一定依赖性,不适合长期服用。中医治疗主要有活血通络的中药、拔罐、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病情,但见效缓慢,病人依从性较差。芒针透刺疗法不仅取穴精简,关键是一针多透,减小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扩大了针刺效应,增加了刺激量。在临床中,常常于“肩周炎”相互混淆。临床多仅仅注重对肩部的处理,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因此我们要全面、系统地看待疾病。颈肩综合症不仅仅是简单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的简单结合,从整个力学平衡角度来说,颈肩部承受来自于头颅全部力量,当人体头颅过度前屈、高角度仰卧,或者持续的低头工作,导致项韧带及背部筋膜反复牵拉,导致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出现颈肩部不适。
中医认为颈肩综合症与经筋的生理结构特点关系密切。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联系着人体的四肢百骸、骨胳筋肉,经筋所达之处皆是经气所过之处[5]。颈肩综合症主要和手三阴经筋及手三阳经筋有密切的关系,皆起于手指末端,结聚于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走向躯干头面部,因此症状常见上肢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中医认为经筋依靠脏腑功能来维持,气血充足,经筋功能正常,反之,附加外感风寒湿邪,会出现各种疼痛不适。治疗颈肩综合症必须着眼于整体,松解到位,往往颈肩综合症局部症状表现不突出,远端症状表现显著。芒针透刺疗法最大程度上激发经筋的经气,起到调动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芒针透刺疗法通过沟通对表里经、临近经,能增强刺激量。在选取穴位上体现了“上病下取,精简取穴”的治疗原则,条口透承山、合谷透后溪不仅是治疗肩关节疾病的经验用穴,也是激发阳明和太阳经气的关键所在。后溪透昆仑可以调补肾气,开结固元。阳陵泉透阴陵泉健脾祛湿,疏肝利胆,大杼透风门疏风散寒,两者驱邪和扶正相结合,标本兼治,提高疾病疗效,降低复发率。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芒针透刺治疗颈肩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颖,高建物理疗法结合推拿治疗颈肩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l):47-48.
[2]田海英.推拿按摩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5):52.
[3]尚秀葵,胡明海,孟红,等.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J].针刺研究,1998,23(4):284-286.
[4]钟玉琼,龚友梅,陈燕燕.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J].光明中医,2016,31(4):576-579.
[5]孔安安.经筋理论发展源流及特殊筋病的证治考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