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质子泵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4 16:42: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对质子泵抑制药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对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学作用、治疗各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对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提高用药合理性。结论 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性指导,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贺秀玲,张继荣 . 质子泵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117,129.
\

0引言

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临床上最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 生活和饮食不规律,导致胃部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药物应用不断增加,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越来越多,危及患者健康。本研究对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提高用药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第一个用于消化系统治疗的药物为奥美拉唑,当奥美拉唑应用临床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进展得到的巨大的提高,逐渐将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疾病的主要药物 [1];奥美拉唑取得了重大进展,随后各国进一步研发质子泵抑制剂,出现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在临床广泛应用;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是临床上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第一代药物具有抑酸效果更佳显著,起效迅速,避免了酸反跳发生,同时避免了药物相互作用的缺点,达到可靠的治疗效果。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不断上升,质子泵抑制剂占据消化系统用药的 75%,是被公认治疗胃酸相关疾病最可靠药物。

2药理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是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能够穿透胃壁细胞膜,进入胃酸分泌小管中,能够和胃酸小管中的氢离子相结合,将氢离子膜通透性消失,从而不能排除细胞外,出现胃酸聚集;而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和氢离子结合形成产物并和质子泵结合,使 H+-K+-ATP 酶活性消失,达到抑酸效果;质子泵的半衰期较长,在 30h 以上,人体内胃壁细胞质子泵在 3d 更新,使胃酸分泌功能得到恢复;奥美拉唑对迷走神经兴奋、组胺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3临床应用

3.1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幽门螺杆菌不适合在酸度低的环境中生长,质子泵抑制剂有较强的抑酸效果, 能够穿透黏液层,和幽门螺杆菌表层尿素酶相结合,对尿素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达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质子泵抑制剂还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窦部的生长,促进幽门螺杆菌转移和形态发生变化 [2];另外,质子泵抑制剂和很多抗菌药物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对于抗幽门螺杆菌较强且不耐酸药物,使用后易降解,达不到理想效果,采取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则能够减少胃酸,降低分解程度,从而增加抗菌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采取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达到良好效果,有研究显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明显高于单用奥美拉唑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更高。

3.2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酸、胃蛋白酶等导致患者胃肠道黏膜出现损伤,其主要发生部位为胃、十二指肠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较多,主要分为增强防御因子和对抗防御因子两类,质子泵抑制剂能够直接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属于对抗攻击因子类,并成为首选药物;经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优于使用雷尼替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3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患者食管、胃、胆、十二指肠等导致的出血,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往往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不断危重,如不及时治疗或出血量较大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和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能力降低有所相关,在治疗时,应先积极抑酸治疗,酸性环境能够干扰凝血,当患者胃内 pH 值升高后, 血小板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静脉注射能够维持较高 pH 值,从而有利于止血[3];同时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使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形成的凝血块被消化,达到治疗效果;溃疡底部血管破裂出血后血小板聚集,后续凝血机制促进血凝块形成,是消化道出血止血的环节;由研究显示,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 100%,提示两药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另一项研究采用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消化道出血, 则奥美拉唑的有效率由于西米替丁,体现出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作用。

3.4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出现炎症、黏膜充血等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灼烧感;临床治疗多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质子泵抑制剂能够达到良好的抑酸效果,使患者胃内 pH 值提高, 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从而减少酸性物质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促进修复食管黏膜。

3.5其他疾病治疗
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广泛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非甾体药物部分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则能够预防溃疡发生,对质子泵抑制剂和法莫替丁进行对比,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更佳显著;同时质子泵抑制剂还用于卓 - 艾氏综合症以及应激性溃疡的治疗,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 pH 值,避免耐药情况发生,达到治疗效果。
\

4小结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由强大的抑酸效果,在临床上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均有较为显著效果,已经成为治疗消化系统的主要用药,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提高,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优于第一代,但由于患者的认知度及价格优势,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仍是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力军,虽然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但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越来越多,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和不合理用药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刘波 , 姚鸿萍 . 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西北药学杂志 ,2014,29(3):328-330.
[2] 黄瑾 , 刘正跃 , 田泾 . 长期大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药学监护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32(20):1648-1651.
[3] 余国 祥 . 质子 泵抑 制剂 的临床 研究 与应 用 [J]. 中国 实用 医药 ,2012,7(10):168-169.

《质子泵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4/2018122404430137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