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关于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医院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军队医院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的三层意义,分别为“军转民”“民参军”以及军地双方合作共赢、互惠互利。2015习主席年首次提出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随着国家体制与军队编制体制的深入改革,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处于发展黄金期,但是,军民融合运行模式尚存在矛盾问题,而本文综述矛盾问题,提出对策,推动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队医院;发展;矛盾问题
本文引用格式:于树军,王天浩.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36,238.
0引言
军民融合指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融入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动人才、教育、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将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更深程度、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医疗技术军地具有互动性、关联性、通用性的特点,使得深入军名融合发展成为可能,军队医院军民融合经军地资源共享,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为地方可以为军地医院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确保军队卫勤保障效能,其二可改善地方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使得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军队医院是国家医疗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于军民融合发展新形势下,探讨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的尚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军队医院军事、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提供思路。
1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军队医院作为军民融合的主要对象,发展目标则是军队医疗领域推动国家军事、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发展[1-2]。任务:其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前提,坚持宗旨,经深度军民融合,提高为民保障能力;其二,为做到“姓军为战、姓军为名”,坚持强军目标,提高卫勤保障能力[3]。
2军队医院军民融合现状
①服务部队主体人物有所弱化[4]:部分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仍然存在服务部队聚焦不足的情况,同时临床医疗技术骨干医疗业务繁重,医院高级专家为基层官兵服务受驻地限制。部分军队医院技术骨干作军事医疗科研课题及项目经验不足,因而,可供服务战场的成果较少;军队医院关于战伤救治的学科相对萎缩,且缺设备、缺人才。②军地对接不畅[5]:军队医院未纳入地方卫生规划范畴,无法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使得官兵多样医疗保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军队医院自成体系,因此,不符合地方公立医院费用补偿机制,从而无法获取地方财政补贴,且需对军队伤病员实施无偿医疗服务,从而影响军队医院正常运营;军地资源共享性差,因而,地方医疗资源紧缺,使得民众看病难、看病贵。③军地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兼容[6]:军队医院人事制度未与地方人事制度相对接,军队医院相关在职人员报考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程序复杂,难度大),但是,许多军队医院可承担地方院校研究生所的教学指导任务;军队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受名额限制,增加了军队内部人才保留及引进的难度。
3问题解决对策
3.1完善对接制度,加快人才培养
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人才技术高度密集性,而医疗建设持续发展中卫生人才是主要资源,因此,军队医院实现深入军民融合,必须完善军队医院人事制度与地方医院接轨,持续完善军队医院卫生人才的使用、培养及管理体系。完善军队医院规范化培训制度与地方制度接轨,使得军队医院专业人才的培训逐步规范;完善军队医院管理制度与地方接轨,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使得军队医院相关在职人员可以报考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同时,使得军队医院专家兼职导师的报考具有规范性和管理性,在地方院校研究生指导中能够充分发挥军地教育资源优势效益。创建军地培训机制,突出军队医院的优势[7],促进军事医疗人才的培养,突显战创伤特色。军队医院完善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相关制度与地方对接,地方政府将军队医院聘用人才作为地方统一管理范畴,创建统一的晋升、考核的规则和方法及统一的人事档案,使得技术人才职务资格获得多方认可,除此之外,军队医院应该构建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医疗服务体系与地方对接,使得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3.2坚持特色,聚焦主体任务
军队医院主要为部队服务,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坚持“姓军为战、姓军为兵”的指导思想,需要做到为战而研、为战而教、为战而医,因此,军队医院应该持续统计部队疑难病、多发病、常见病,救治战伤等情况[8],针对统计数据,开展学术攻关,坚持强军目标,不断强化军事医疗研究,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持续性拓展为军服务职能,由院内到院外到基地部队服务延伸,积极探讨卫勤保障的规律特点,促进应急机动卫勤能力改善,可通过多样化军事演练,全面提高卫勤保障效能。
3.3发扬传统,全心全意为人命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直是军队医院坚持的服务宗旨,因此,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发展中需要承担民众健康责任,积极展开“无假日医院”、“网络预约”等医疗服务,改善民众看病难的问题,而军队医院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是实现深度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民众看病贵的问题,除此之外,军民融合运行模式发展中,可以与慈善机构合作,为先心病等重大疾病提供免费诊疗。
3.4国家保障体系内军队医院军民融合运行模式
相同目标前提下,军队与国家的职能为管理和外部领导,两组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监管和保障内容不同,军队卫勤侧重于监督训战,保障训战成功,确保卫勤保障能力,而国家侧重于平时的保障和监督,使得医院在相关法律法规下运转,改善医院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能力,增强为民保障能力。军队医院保障对象为民众和官兵,而民众和官兵也是军队医院保障水平的直接体现者,由此,影响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使其不断改善发展。
3.5医疗资源,融合共享
针对无驻地军队医院,军队可与其周边地方医疗签订协议,共享资源,设立军队人员就医优先通道,实现优惠医药费、优先接治手术、优先救护车辆,实现地疗医院资源融合,提高为兵服务水平。
4小结
目前,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军地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兼容等,而本文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军队医院、军队、国家、官兵、民众“五位一体”的军民融合运行模式的深入改革,从而推动军事、社会、经济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阳,熊林平,段光锋.军队医院深度军民融合运行模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9):831-833.
[2]董茂生,宋启哲.新时期军民融合健康服务[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11):1008-1010.
[3]王永龙,郭建魁,施涛,等.军队医院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方式的探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32(12):867-869.
[4]熊磊,林碧宇,孙勇.军民融合后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7):666-668.
[5]全玉莲,陈图南,冯华.军民融合与学科交叉在军队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4):69-72,101.
[6]West GF,Resendiz M,Lustik MB.Comparing colony-forming units in inpatient nurses:Should military nurses who provide patient care wear hospital-provided scrubs?[J].Infection Control&Hospital Epidemiology,2018,39(11):1316-1321.
[7]郭栋,何伟华,杨腾,等.军队中小型医院科研管理协同发展的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12):1148-1149.
[8]Brenda Elliott.Civilian Nurses'Experiences Caring for Military Veterans[J].Home Healthcare Now,2019,37(1):36-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