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现将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病例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经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定位对照组;给予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定位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且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少,两组数据具备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介入心冠状动脉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冠心病;疗效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张辉,罗先润,蔡焕,等.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73+75.
0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老年人高发疾病,突感心前区疼痛或压榨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沉、头晕、耳鸣、眼花、肢麻、失眠、遗忘及思维迟钝等症状[1]。而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所以应加强对冠心病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确保患者健康安全的关键。为此,此次研究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篇文章中选取的分析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医院接收的68例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共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男女人数为18例、16例,年龄55-78岁,中位年龄(66.5±3.5)岁;观察组男女人数为19例、女=15例,年龄56-78岁,中位年龄(67.0±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股动脉介入心冠状动脉治疗,常规消毒后,在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之后,采取局麻处理,将股动脉鞘管插入,完成造影后,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导丝以及支架等;介入治疗完成后将动脉鞘管拔出,压迫止血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用沙袋加压4小时,右下肢制动,拔管后卧床24小时,然后将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解除;观察组行经桡动脉行介入心冠状动脉治疗,手术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处理后,于掌横纹上最强桡动脉搏动位置穿刺,然后行局部麻醉,将6F桡动脉鞘管置入,造影用5F多功能造影管,并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指引导管、导丝以及支架等;介入手术完成后将桡动脉鞘管拔除,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进行压迫包扎,并要间隔2小时将止血器放松一次,术后12小时左右将桡动脉止血器解除。
1.3观察标准。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各项指标评分数据通过(±s)描述,实施t检验,n(%)描述各项指标数据,采用χ2检验,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对比。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最终的手术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4.1%和97.1%,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并不理想,其结果分别仅为76.5%和82.4%,组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较短,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0.05),见表1。
2.2两组计数数据对比。经最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9%,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较多,且结果达到了23.5%,两组数据已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病是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爆发的主要因素,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及缺氧,心绞痛是该病的常见症状[3]。该病的发生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及长期吸烟酗酒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高血脂会损伤细胞内皮,造成脂质代谢异常及血脂功能紊乱,从而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此可见,针对该病应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才能有效减少患者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4]。溶栓介入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时易降低左室射血分数,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致使溶栓治疗效果及范围受到影响。所以,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相关学者讨论的话题。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5]。该方式通过采用患者桡动脉位穿刺路径,其与经股动脉穿刺路径相比,在此区域未有重要的神经与桡动脉伴行。从而可避免手术治疗对患者神经造成的损伤及血压不稳情况发生。而且手术后患者无需长时间的约束,从而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因长期卧床导致血液不畅,而引发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尽早恢复[6]。在本文分析结果中也有显示,与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发生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也均较少。
综上所述,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但本次研究数据依然有限,还希望临床相关学者能够再对冠心病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卢晓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系统医学,2017,2(4):80-82.
[2] Srigulang.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surgery via radi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7,4(5):839-839.
[3]回振宇.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4-55.
[4]Li Qin,Yi Yuezhao,Li Junwen.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via radial and femoral arterie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hronic left heart failure[J].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2017,24(7):979-980.
[5]罗远林,李林岭,宋雷英,等.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5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药,2017,38(23):35.
[6]Fang Jie,Wang Lihua,Fang Zhong.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s,2017,38(5):201-2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