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5:08: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病科患者210例,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研究组(105例,采用风险护理干预)和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且前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病科患者采用风险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病科;风险因素;预防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李海霞.老年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51-352.

0引言

老年病是指与人年龄衰老有关的疾病的统称,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群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并最终患有各种疾病[1]。较为常见的即是老年痴呆、老年性精神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各种炎症、癌症等[2]。通常老年疾病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住院进行休养,因此在休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风险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注意风险事件的预防以及应急处理,以此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老年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对策,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病科患者210例,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5例,男53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79.54±8.16)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58例、慢性疾病34例、糖尿病13例;对照组105例,男52例,女53例,平均年龄为(80.40±7.09)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57例、慢性疾病32例、糖尿病16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且批准开展。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风险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即组建风险护理专门小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编入具有较高年资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对每名患者进行风险护理分析,主要了解患者自身情况、身体素质、心理情况、病情等,并对每名患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风险事件护理计划,包括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评估,针对性风险护理方法,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流程等。

对患者进行简单日常护理,包括帮助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日常进食、如厕、换衣等,并指导患者家属一同进行护理,增加患者心理安心程度。指导患者家属为其准备适当的饮食,通常不可给予患者过辣、过酸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患者病房干净整洁,通风透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在为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况。老年病患者病程较长,对患者折磨较大,因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通过给予患者简单的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提升护理依从性,以此达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

着重于患者的风险护理,老年患者年事已高,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可能在日常活动中跌倒摔伤,或由于其他原因遭到损伤。因此需加强护理力度。每名患者安排责任护士进行专门护理,为患者床铺加装防护栏,防止患者侧翻摔伤;减少患者的自行活动时间与范围,保证患者在护理人员看护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跌倒、摔伤等情况;加强用药护理,每次用药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防止用药差错;注意患者用药时随时进行巡查,防止出现给药事故。

在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后,第一时间由护理人员前往处理,若情况较为严重则上报医师,遵循医嘱进行处理,注意加强日常病房巡视,保证护理人员随时了解患者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护理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表分为,满意:患者护理后恢复良好,几乎无风险事件发生;较满意:患者护理后恢复较好,有一定风险事件发生;不满意:患者恢复较差,风险事件发生较多。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患者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中所有资料输入SPSS 18.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与(±s)检验和表示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使用卡方与(%)检验和表示研究中所有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结论

老年病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素质下降较为严重,因此较易在日常活动或治疗中发生风险事件,受到损害[3]。通过风险护理干预可较为有效地进行风险事件控制,降低患者遭受的损害,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4]。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事件包括压疮、脱管、跌倒、坠床等[5]。通过采用风险护理干预,组建专门风险护理小组,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力度,并注意设立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安排责任护士,使患者可受到专门护理人员的护理,提高了护理针对性与护理质量[6]。并且在风险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即可有效预防、处理此类风险事件[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使用风险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老年病科患者采用风险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ijia Zhang,Jue Wang,Haiping Zhao,et al.Effects of three flavonoids from an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puerariae on geriatric diseases[J].Brain Circulation,2018,4(4):174-184.
[2]Kim NH,Nam Y,Kho HS.Geriatric oral and maxillofacial dysfun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geriatric syndrome[J].Oral diseases,2018,24(3):317-324.
[3]张佳.老年病护理中的风险和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11.
[4]闫红梅.老年病护理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36-137.
[5]许蓓.老年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途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80-281.
[6]王文慧,石歌,吕灵芝.老年病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228.
[7]王世美.老年病护理的常见风险及防范[J].医药前沿,2018,8(7):76-78.
[8]郭慧琴.老年病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J].饮食保健,2018,5(9):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