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4:51: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较高。

关键词:来氟米特;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高新英.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249,251.

0引言

狼疮性肾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通常是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继发的肾脏损害,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症状,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往,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常采用环磷酰胺药物治疗,虽然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远期的治疗效果却不佳。据邓菲等[1]学者研究表明,采用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时,能够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9例,年龄24—57岁,平均(40.5±3.7)岁,体重58—73kg,平均(65.5±5.4)kg;观察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26—57岁,平均(41.5±3.9)岁,体重60—73kg,平均(66.5±5.9)kg。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纳入标准:(1)经诊断,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狼疮性肾炎诊断标准;(2)近三个月,未接受过狼疮性肾炎疾病的治疗;(3)参与此次研究活动的人员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391;规格:0.1g;剂型:注射剂)治疗,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每次0.1g,一天两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034;规格:5mg;剂型:片剂)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mg,一天两次,持续服药2个月。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2)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尿蛋白<0.5g,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了50%以上,肾功能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一下,肾功能未改善,出现异常。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无序分类资料经百分比率(%)表示,行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经(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通过机体内部抗原与抗体相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淀,以至于给机体心、肝、肾等脏器造成了严重损伤。狼疮性肾炎通常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并伴有明显的肾脏损害,其发病原因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等免疫异常存在着较的关系[2]。一旦患有狼疮性肾炎疾病,不但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预后。据罗香雅、刘琪等[3]学者研究表明,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时,采用来氟米特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

来氟米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嘧啶合成药物,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能够直接作用于肝脏以及肠壁细胞,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从而在机体内能够充分发挥其药性[4]。与此同时,来氟米特能够对DNA的合成进行抑制,使得对嘧啶合成二氢乳酸脱氢酶活性起到促进作用,对氨酸磷酸化以及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进行抑制,对活化淋巴细胞的增生进行抑制,从而降低了细胞的免疫反应,减少了抗体的生成。此外,来氟米特还能对炎症以及免疫活性起到较好的抑制,使得减轻了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性,同时还减少了血清中的相关指标,从而对患者病情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有效避免了再次复发[5]。结果显示,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将来氟米特应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有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较高。

参考文献

[1]邓菲,丁涵露,冯静,等.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对增殖型狼疮性肾炎诱导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4):544-547.
[2]黄欣萍,谭焕源,邱承高,等.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对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XCL16和CysC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8,5(6):111-114.
[3]罗香雅,刘琪,陈瑞林,等.麦考酚吗乙酯联合来氟米特与麦考酚吗乙酯单药维持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对比[J].新医学,2017,48(12):853-858.
[4]黄新造,柯文炳,赛君,等.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6):679-682.
[5]吴文英,陶东红,张如峰,等.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
对血清BAFF MCP-4 IL-8 IL-10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12):957-1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