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1:38: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0例进行口腔修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配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实验组患者给予预成纤维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可塑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的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纤维桩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纤维桩所需时间,(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两者的治疗效果都较佳,但是经过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后显示,预成纤维桩的所需时间相对较短,明显提高了修复率,并且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临床效果;修复率

本文引用格式:孙丽华.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89-90.

0引言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对口腔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所以也进一步推动了口腔修复技术的提高[1]。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医疗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患者发生残根以及残冠等牙科疾病时,传统治疗以拔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此种治疗方式使患者的痛苦增加,并且还没能有效的利用和保留患牙牙根[3]。所以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能够利用以及保留患牙牙根。所以近几年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的治疗方式出现后,得到了临床和患者的认可,被临床广泛的应用,此种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明显的减轻,并且能够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针对口腔修复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我院60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给予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分析对比,现将详细内容做如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进行口腔修复患者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奇偶分配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39.5±3.8)岁;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9岁,平均(40.5±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实施预成纤维桩(3M ESPE,美国)治疗方案;应用3号预成纤维桩实施桩核冠的修复。先将根管口的氧化锌暂封材料清除,采用P型扩孔钻(PesssoReamer,日本),逐级预备根管至3号,清除根管上中段的根管糊剂以及牙胶尖,保留4 mm的根尖封闭材料,应用根内处理剂(康特齿科公司,瑞士)将根管内壁以及纤维桩表面20 s进行处理,将RelyXUnicem胶囊激活后震荡10 s,用输送头将其注入根管中,并将3号预成纤维桩插入根管内,使用毛刷去除根管口处多余的水门汀材料,指压固定20 s后,之后实施光照固化处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照射40 s使其充分固化。随后使用Filtek Z350复合树脂(3M ESPE,美国)堆树脂核,待树脂核光照固化后,进行全瓷冠牙体预备,使用硅橡胶二次法取模,制作固定修复体。最后依照患者的口腔情况对注入的树脂实施修整,在修复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适当调整,然后取模,制作牙冠,试戴,确保完全符合患者口腔的情况。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使用EverStick可塑纤维桩(StickTech公司,芬兰)进行桩核冠修复。桩道预备同对照组一样。待桩道预备完成后,截下比桩道长度长约5 mm的可塑纤维,将纤维插入桩道内,并根据冠部缺损来调整纤维位置并将可塑纤维呈扇形展开,之后光照固化20 s初步形成冠部外形,随后将纤维取出后,再次固化40 s,形成桩道内形态,最后的纤维桩粘接及堆核修复过程同对照组,依照患者的口腔情况实施取模和制备,完成后试戴,调牙合,粘接后完成口腔修复。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要的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对于本次调查中的数据将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予以处理,临床治疗效果和成功修复率应用n(%)描述,每颗纤维桩所需时间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每颗纤维桩所需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39.81±4.6)min,实验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29.54±1.8)min;(t=11.3877,P=0.0000),实验组患者的纤维桩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纤维桩所需时间,(P<0.0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成功修复率对比。实验组患者成功修复30例,实验组的修复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成功修复21例,对照组的修复率为70.00%,(χ2=8.1047,P=0.004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76.6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效果都比较常用,并且都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5]。有效的应用纤维材料能够提高口腔修复的效果和质量,使患者的痛苦大大的降低。传统的口腔修复中,纤维桩还没有出现之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预成纤维桩修复效果在牙体缺损的修复中桩冠修复属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修复材料对比,纤维材料占有较大的优势,从对比中可以发现,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操作更佳具有优势,效果也比较突出,并且能够更好的延长患牙在修复后存留的时间。

综上所述,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金属桩修复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修复方式。但是金属桩在修复时影响患者的美观[6],达不到理想的美学效果。并且金属的耐腐蚀性比较弱,相对治疗的周期比较长,制作的过程麻烦,如果发生根尖病变后取出困难,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收到影响,使患者的痛苦增加。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的原材料腐蚀性非常好,并且在制作的工艺方面相对简单,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为口腔修复提供了更好的优质服务。并且在此种修复方法后,使医疗纠纷明显的减少,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医学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利益,使口腔修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次分析比较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在临床中应用价值[7]。针对我院治疗的60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经研究后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39.81±4.6)min,实验组患者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29.54±1.8)min;实验组患者的纤维桩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纤维桩所需时间,并且实验组患的修复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床效果都比较好,但是相对于预成纤维桩而言,临床修复效果更佳突出,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设,陈卫民.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05):297-299.
[2]王欢.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操作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7):128-129.
[3]马明娟.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87-88.
[4]胡蕾蕾,高杨.传统金属桩、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5):135-137.
[5]温利霞.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83-84.
[6]赵萍,刘子琦.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42-144.
[7]张泽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83-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