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补血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研究组(常规治疗组+加味补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血汤对脑梗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加味补血汤;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麻雨弟,韩辉.加味补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19-22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40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onvalescence Treated by Jiawei buxue Decoction
MA Yu-di,HAN Hui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buxue decoction on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40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hospitalized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and research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modified blood-enriching decoction for treatment)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and the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arthel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Modified buxue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Flavored blood tonic soup;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0引言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它是指脑供血系统的阻塞,如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后动脉,引起颅内缺血和缺氧,形成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血环梗死、部分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临床常见类型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约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0%。由于脑梗死患者的致畸性残疾比例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且没有特定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因此,目前仍需探索治疗本病的防治方法,以期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本次研究采用加味补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50.6±4.2)岁。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0~77岁,平均(52.9±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相关检查如颅脑CT、MRI、血管造影(DSA、CTA、MRA)、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②无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
排除标准:①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④精神障碍以及不能配合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即在患者急性发作期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93)125 mL,静脉滴注,2次/d,1次/12 h;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北金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4267)100mg/次,口服,1次/d,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补血汤治疗组方如下:黄芪30g,当归、龙眼肉15g,丹参、乳香、没药、甘松各9g。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用于评估神经缺陷的程度。0~15分为轻度缺损,16~30分为中度缺损,31~45分为严重缺损。治疗标准基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变化。恢复:患者完全清醒,肢体肌力恢复良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肢体肌力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89%。没有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1]。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对患者行走、洗澡、上厕所、修饰、进食、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穿脱衣服等生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总分100分,评分>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为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1~40分为生活明显依赖,<21分为生活完全依赖。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3,P<0.05,见表1)。
2.2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两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大众对于脑梗死的发生认为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发病年龄在40~60岁,冬春季发病较多,起病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多为急性起病,大约25%的患者在发病前有肢体麻木和无力症状,并且大多数神经系统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超过10小时或1-2天达到峰值,并且大多数患者具有清醒意识或仅有轻度意识紊乱,严重病例可有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形成,进而死亡。根据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分为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慢性进展性卒中和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根据梗死特点可,分为大面积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多发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各种原因(结缔组织病,细菌,病毒和螺旋体感染)或药物引起的动脉炎从而导致官腔狭窄或闭塞。以及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子痫、头外伤)的患者,然而近年来由于青年人饮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的发病水平,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加之现代青年人认为脑梗死的发生距离自己太遥远,所以不能起到重视的程度,脑梗死在青年群体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脑梗死发病后可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可以表现出意识障碍,突然昏厥导致颅脑外伤,运动障碍,精神和言语障碍的迹象,甚至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所以在治疗上最好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能更好减少脑梗死留下的后遗症。
目前对脑梗死的研究,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中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在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神经保护、抗凝、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桂利嗪)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同时教育患者吸烟、酗酒、肥胖对本病的形成的危害。通过上述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症状,但从长远观察来看,效果一般,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寻找更加的治疗方案,是必要的。中医在这方面可以更好互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在中医学脑梗死归于“中风”“类中风”范畴内,多由于禀赋不足,年老正衰导致肝肾不足,从而肝阳上亢,水不含木,阳亢化风《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或饮食不节,偏嗜肥膏厚腻及烟酒之类,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热内生,夹风阳之邪,上扰清窍,《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或患者平素体弱,久病耗伤正气,正气亏虚,无力行血,导致淤至脑络发为中风。总而言之,脑梗死发病与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瘀(血瘀)、虚(阴虚、气虚)、等有关,其他病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4]病位于脑,脏腑涉及肝脾肾以正虚为发病之本,邪实发病为标。
加味补血汤要旨是“补气补血通络去瘀”,该方中重用黄芪以达到补气之功效,当归的应用主要是达到补血的效果。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达到补气养血的功效,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气能生血的作用,如《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呴之,血主濡之。”。龙眼肉的运用能使当归的补血功效起到协同作用,使当归更容易达到补血之功效,脑梗死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气虚血瘀有关,丹参、乳香、没药的运用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对体内的经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甘松为诸药引经药,能引诸药至脑以调养其神经,改善脑部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甲苷黄芪甲苷是衡量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一个重要的单体指标,黄芪甲苷黄芪甲苷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的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5]。乳香、没药提取物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酶活性具有正相关作用[6]。当归中的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7]甘松中主要成分甘松新酮具有促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增殖及显著的抗缺糖缺氧损伤的作用[2]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等。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加味补血汤治疗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患者脑灌注量,以达到改善患者脑组织代谢、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达到预期,更能充分说明中医在脑梗死的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从而对于加味补血汤的运用临床,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敏,季雪莲,王慧敏.醒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生化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59-60.
[2]黄光龙.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43-44.
[3]李霞,王磊,侍春海,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1):81-83.
[4]郑敏,季雪莲,王慧敏.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生化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59-60.
[5]魏春玲,顾兆军.缺血性脑梗死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概况[J].光明中医,2009,24(05):987-988.
[6]付蓓蓓,郑永强,徐悦.黄芪甲苷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神经运动功能及对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01):25-28.
[7]蒋海峰,宿树兰,欧阳臻,等.乳香、没药提取物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9):160-165.
[8]王胜男.甘松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