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09:3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以此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跟研究组,前者采取传统形式护理干预,后者采取骨科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来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构建,以此为基础,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促使患者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踝关节骨折;治疗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仝素敏.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98-299.

0引言

近几年,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护理模式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骨科患者护理提升提供可能[1]。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治疗顺序,制定一系列合理的骨科护理临床路径,以此为基础,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工作,并且还可以正确的指导患者锻炼,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培养一个健康意识[2]。临床上,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后非常容易存在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选择一系列适当的、合理的护理方法非常的重要。本次研究主要选择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基于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传统形式护理干预跟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分析之后得到,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改善护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

 
1资料跟方法

1.1基础资料。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选择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研究组。常规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21-49岁,平均(33.21±6.27)岁。研究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22-50岁,平均(32.30±6.03)岁。

1.2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例如:住院指导,病情宣讲等。研究组则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
首先是做好基础工作。在指导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正确的卧位,完善修养,严格按照良肢位进行摆放。这个目的就是减少关节问题的出现,并且还可以促使患者关节炎得到有效的恢复。患者上肢采取伸展位,下肢处于屈曲位,卧位应该定时更换,避免血流不畅问题,防止关节屈曲问题等。

其次是完善康复运动。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有效的康复运动措施。做好前期康复运动跟后期康复运动。按照患者的实际身体基本素质,完善合理的、有效的运动方案的制定,运动量需要规律的、循序渐进地增加,在运动过程中,患者为微汗、可耐受,这是是最佳的状态。在运动之前,需要重视热身运动,热身后,实施运动康复训练低。

再次是护理人员应尽量合理的安排患者的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将其安排在清晨时候,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确保患者身体上的每一项身体指标都功能,并且告知患者详细的手术常识,以此实现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配合度[3]。

最后是在完成手术之后,作为护理人员,需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合理的调整一个舒适的体位,以此保障患者局部血液处于一个循环的状态,并且还需要对于那部分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正确的分析以及观察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跳水平以及呼吸的频率,并且实现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针对缩短,以此实现治疗费用的降低。

1.3评价指标。在开始治疗之前、结束治疗时、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之后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分析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统计均以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的深入统计分析与详细总结。最后以P值的大小(P<0.05)描述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比查看数据对比是否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护理干预满意度。在完成针对护理措施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研究组患者得到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无不满意的患者,所以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比统计学价值非常的明显,详细如表1。


\

 
2.2其他指标。在完成针对护理措施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其他指标,详细指标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发现,两组上述三个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详细如表2。

\

 

3讨论

对于踝关节而言,胫腓骨下端以及距骨是两个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4]。临床骨科上,踝关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对于踝关节骨折而言,暴力原因引起的踝部扭伤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发病机制。以为施加暴力的方向、施加暴力的强度、患者受伤的部位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患者踝关节骨折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对于踝关节骨折来说,踝部红肿、踝部疼痛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存在病情特殊而存在明显的皮下瘀斑问题,会直接阻碍患者正常的肢体活动以及患者正常的行走。医生在对踝关节骨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踝部进行按压,按压之后,患者如果存在痛感以及存在明显的骨擦音,那么就可以证明,患者存在踝关节骨折问题。在分析大部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基于间接暴力下,踝关节骨折发生中,主要形式为内翻、外翻和外旋等,在全身骨折中,有大致上5%左右的是脚踝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疾病。以为踝关节是负重的关节,在骨折发生时候,如果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治疗,那么就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则需要承担非常大的痛苦。本次研究选择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比传统形式护理干预跟骨科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在护理措施完成之后,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在分析之后提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常规形式的护理模式和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比前者,后者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够节约住院时间跟医疗费用,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这就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而言至关重要,并且存在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所以,对于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我们需要将其作为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主要的护理方法予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彭惠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73-274.
[2]郭文煊,张宇航,郭伟杰,等.中国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经济负担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0):1037-1044.
[3]李翠莲,吴春辉,麦绍声,等.自主突破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1):31-33.
[4]邵丽娟.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5):12774-12775.
[5]刘飞燕.骨科三种疾病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00-29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