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消胶囊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5μm,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结果乌药醚内酯在2.17~21.73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分离效果好好,可用于妇炎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妇炎消胶囊;乌药醚内酯;高效液相色谱
本文引用格式:苏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消胶囊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54-255.
0引言
妇炎消胶囊是根据苗族经验方进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醡浆草、败酱草、天花粉、乌药等7味中药组方而成[1],具有清热解毒、行气化瘀、除湿止带的功效,用于治疗妇女生殖系统炎症。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制剂的内在质量,本实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乌药的乌药醚内酯含量,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安捷伦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在线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DAD检测器、安捷伦色谱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梅特勒-托利多XP204型和XPE205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
1.2试药与试剂
乌药醚内酯对照品(批号111568-201605,纯度为99.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水为超纯水;乙腈为色谱纯(购自迪马科技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妇炎消胶囊为市售品。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C18(5m,4.6×250 mm);流动相:乙腈-水(60:40);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进样量:10L。
2.2溶液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10.94 mg(含量以99.3%计),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108.63g/mL的对照品贮备液,备用。精密吸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贮备液1 mL、2 mL、4 mL、8 mL、10 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乌药醚内酯标准曲线溶液的浓度为2.17g/mL、4.35g/mL、8.69g/mL、17.38g/mL、21.73g/mL。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妇炎消胶囊适量,精密称取1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00 mL,提取4小时,提取液挥干,残渣用甲醇分次溶解,转移至5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续滤液用0.45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照妇炎消胶囊的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制备缺乌药的阴性样品,并照“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3专属性试验
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各10L,照“2.1”色谱条件测定。结果,阴性样品溶液色谱图中,在与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乌药醚内酯相应保留时间位置上未见色谱峰,说明其他药材对测定无干扰,色谱图见图1。
2.4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乌药醚内酯标准曲线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17.29X-0.089,0.9996(n=5),结果表明,乌药醚内酯在2.17~21.73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浓度为21.73g/mL的对照品溶液10L,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RSD值为1.1%(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常温下于0、2、4、8、12、24小时,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乌药醚内酯的峰面积,RSD值为1.4%(n=6),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2.7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按“2.2.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测得乌药醚内酯的平均含量为:0.303 mg/g,RSD值为1.3%(n=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8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9份,每份1g,精密称定,每3份1组,分别加入对照品贮备液(低浓度组:加2mL;中浓度组:加3 mL;高浓度组:加4 mL),挥干溶剂,再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9样品测定
取供试品3批次,按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妇炎消胶囊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分别为,0.303 mg/g、0.312 mg/g、0.309 mg/g。
3讨论
本实验参照文献[2]选取乙醚为提取溶剂,并考察超声提取和索氏回流提取对乌药醚内酯提取率的影响,发现后者提取率较高。再考察回流提取2、4、6小时的提取率,发现2小时提取率较低,6小时的提取率较4小时并无明显提高,故选择回流提取4h。另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参考多个比例,最后确定乙腈-水(60:40)的比例较为合适,此条件下乌药醚内酯出峰时间快切无杂质干扰。本实验采取的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准确,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S].WS-10265(ZD-265)-2002.
[2]中国药典[S].一部,2015: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