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级诊疗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失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9 09:16: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存在的“失约”或“签而不约”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关键词: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而不约

本文引用格式:刘秀荣.分级诊疗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失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94+97.

0引言

家庭医生服务是通过居民或者家庭与家庭医生进行签约,实现社区首诊制以及按人头预付的一种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模式具有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广、与其他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的联系密切、医生收入得到有效保障等特点,对于预防疾病发生,控制和管理疾病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

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状

为了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我国制定了分级诊疗制度,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应的分级诊疗制度和优惠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分级诊疗制度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居民对该服务认识度、知晓率提高,签约率也明显升高。目前家庭医生模式在多数国外发达国家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我国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我国的家庭医生的签约人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首诊的利用率不高、就诊依从性较差、转诊比例较低等[1]。

\

 
2家庭医生“失约”的原因分析

尽管当前我国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该模式下“失约”或“签而不约”的问题仍然频繁出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服务的供需双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1医生角度

2.1.1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当前,我国的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总人数达到了20万人以上,平均每万人口拥有1.8名全科医师,距离2-3名/万人的目标还有着一些差距,而根据WHO及WONCA的建议,每万人口的全科医生应在5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在全科医生总数上还存在着不小的缺口。再加上部分全科医生并未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在岗医生存量转移的方式发展空间有限、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落实造成了不小的影响[2]。

2.1.2工作量与收入不符:在当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医生在这部分工作上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签约服务费。而为了减轻签约的阻力,医生一般会推荐不需要个人自付费用的基础服务,从而导致了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主要来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保经费政策支持不够完善,经费支付仅按照签约人数计算,这就使得医生在该模式下增加的工作量无法在收入上得到体现,导致其更愿意与健康人员签约,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也不高。

2.1.3缺乏配套支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需要依靠足够的服务量来维持运营,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的患者数量,因此其对于该服务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其次,由于该模式下的部分签约项目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而相关的法律支持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医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最后,当前签约服务的考核机制主要集中于签约数量和签约率等方面,而对于服务内容、形式等方面则尚无有效的考核标准,对于签约服务的实际落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居民角度

2.2.1对签约服务了解不足:由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人们过去的就诊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尽管我国当前大力宣传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服务,但由于宣传缺乏针对性、不够细致,人们虽然对于其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在认识深度上仍然较为浅显,从而导致了居民的签约意愿并不高[3]。

2.2.2对于全科医生缺乏信任:当前我国的全科医生群体中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相对较少,多以初级、中级职称为主,再加上多数公立医院医生难以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基层医疗机构条件相对较差;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采取1对1的联系模式,转诊医院固定,患者选择余地较小等因素,导致居民对于全科医生的信任程度不高,签约积极性较差。

2.2.3医保政策不够完善:在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中,医保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医保政策对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采取相同的报销制度,很难对居民的就医习惯进行转变,无法引导居民进行基层首诊。同时,城镇居民报销额度较低,无法对其起到良好的约束、引导作用;按照就诊费用比例报销的方式也可能会对居民就诊造成一定的误导。

3解决“失约”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造成“失约”问题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尝试进行解决。

(1)通过扩招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落实多点执业、返聘退休医生等措施加强对全科医生人才的培养,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对基层全科医生的收入分配机制、医保经费支持进行改革,保证签约服务经费的来源稳定,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全科医生的收入与工作量相匹配,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要对当地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建立良好的合作平台,并通过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惠政策以及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的良好合作分工,共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3)完善签约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加强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对于该服务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签约服务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丰富、细化,实现个性化的签约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完善服务考核标准,除签约率外,还要对服务质量、续约率、签约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4)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引导患者下沉,如扩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差别梯度、多种报销方式结合等,使居民逐渐养成基层首诊的就诊习惯,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失约”或“签而不约”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针对导致问题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刘利群.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4.
[2]符岱佳,纪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157-158.
[3]沈鹏悦,刘晓珊,李瑞锋.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169-1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