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法国鹰演全身健康扫描仪(DDFAO)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5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者354名,行鹰演全身健康扫描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比二者结果。结果对比DDFAO与颈动脉彩超结果,按照年龄分组35岁≤年龄<45岁符合率为58.3%,45岁≤年龄<55岁符合率为75.8%,55岁≤年龄<65岁符合率为75.4%。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严重程度与DDFAO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DDFAO作为一项无创、简便检查方式,可从器官功能方面评估颈动脉健康状况,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风险能作出较准确的提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鹰演健康扫描;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筛查;相关性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陈莉莉,马雯璐.法国鹰演全身健康扫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筛查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59-360.
引言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累及人体大中动脉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经过T细胞激活、平滑肌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生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血管中内膜从脂纹样变到粥样硬化,直致斑块形成、血管狭窄、出血、血栓形成等,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及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硬化呈正相关,约有90%-95%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1]。因此颈动脉硬化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早期发现、干预将对冠心病的进展具有较大意义。
法国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是一项独创于法国的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可通过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术短时间内对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进行扫描,全面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无创、快捷、全面、早期发现等优点。可在疾病发生初期或产生器质性病变前发现机体存在风险,从功能学角度评价人体健康状况,评价颈动脉的健康状况,弥补了现代医学仅从结构学方面进行研究的不足[2]。
本项研究依托健康体检中心,随机从体检人群中抽取354名健康体检人员,于颈动脉彩超检查前进行鹰演全身健康扫描,并对两者结果进行比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了354名,其中35~45岁100名;45岁-55岁154名;55岁-65岁100名。
纳入标准:年龄35岁-65岁;认知能力无缺陷,可以完成并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者。
排除标准:身体严重残疾不能接受检查;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者;不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者。
1.2调查
调查员及体检医生均为固定人员,经过统一培训、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问卷检查。问卷调查由调查人员面对面逐一询问调查表内容,并认真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职业状况,行为习惯(吸烟、体育锻炼、饮食)、疾病史和家族史。
1.3指标测量
通过体格检查获取血压、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等资料DDFAO的测量:安静环境中,适宜室温,受检者平静状态下,取坐位,去除手机、手表、首饰等各金属物品,连接受检者额头、双手、双脚共六个导联,应用法国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对机体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束后仪器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由专业体检医生操作,并对风险评估报告给受检者作出解读分析。
颈动脉的超声测量:有从事超声工作4年以上且经过统一培训的超声医生,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采用飞利浦公司HD-15彩超诊断仪。在上午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取仰卧位,头偏向检查动脉的对侧约45°,探头沿着颈动脉走向自下而上连续扫查,常规扫查双侧颈动脉及颈总动脉。
1.4颈动脉指标
DDFAO颈动脉功能值-20-20表示为正常的生物活性,组织器官代谢及功能正常;-59--20表示生物活性轻度减低,代谢减缓、功能下降;≤-60表示生物活性降低,代谢缓慢、功能减退。
1.5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各年龄组DDFAO分析结果与颈动脉彩超结果相比较
354例受检者中,颈动脉彩超结果异常196例,阴性159例,颈动脉生物活性降低、功能下降者270例,其中按照年龄分组分别得出35岁≤年龄<45岁符合率为58.3%,45岁≤年龄<55岁符合率为75.8%,55岁≤年龄<65岁符合率为75.4%,见表1。
2.2DDAFO检测颈动脉的功能值与颈动脉彩超严重程度对比
将吻合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组,观察DDFAO功能值的改变与实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比对,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绘制散点图(图1),结果显示,DDFAO器官功能值与颈动脉彩超结果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060,P=0.677>0.05)。
3讨论
DDFAO采用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术,分别连接人体额头、双手、双脚共六个电极,通向22个体区,可持续发送每秒80余次的低压直流电信号,并在人体内转换为离子流,通过此电子流阴阳两极的极化运动从而获得通过该组织器官的电压、PH值、电阻、电传导性以及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激活人体各组织器官间质细胞的电生理活性,后根据生理反馈信号的单项传导性,应用即时电流分析法分析,以数字化形式采集人体功能信息,通过数字模型对数据进行3D成像为直观的图示,最后得到表示各组织器官功能状态的功能值。本研究DDFAO旨在检测颈动脉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值,可全面评估颈动脉当前健康状况,并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颈动脉硬化伴斑块的形成是慢性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经过功能性改变到器质性改变的过程,若从功能上及时干预,便可从源头上阻止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的有病治病到如今的未病先防已基本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在疾病发生之前对机体各项机能及功能状态有所了解,以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存在功能性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3]。DDFAO作为新型筛查技术,为人体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评估方法和理论,为早期发现、早期防治颈动脉硬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4],且颈动脉斑块病变部位数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同时增加[5],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预防对于临床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DDFAO全身健康扫描系统可在各组织器官出现器质性改变之前即可发现异常的功能性改变、代谢变化、生物活性增减等,提示疾病存在风险或已存在疾病,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可重复性等特点。
本研究中,DDFAO对颈动脉功能值的检测,是提示颈动脉异常的重要指标,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等风险作出较准确的提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说明此技术可作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早期筛查手段之一。
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精准的实验数据需要庞大的数据做支撑,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和误差。其次本研究结果仅适用于中老年人群,不能涵盖所有人群,针对本次研究中的受检人群还需后续的随访调查,完善实验数据,并推进DDFAO在亚健康领域的普及。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59-1466.
[2]马峥嵘.全身健康扫描检测对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3):159-160.
[3]马宁,刘民.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7):556.
[4]蒋鹏,姜巧珍,任鸿坤,等.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预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杂志,2015,31(5):532-535.
[5]张本娜,贾佳,刘志科,等.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2):5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