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应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所起到的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10月至12月相关人员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修学习,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所接纳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以及观察组(7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杨玉民,刘德庆,周艳云.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48-149.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且该病在中年人群体中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患者出现恶心、胸腔疼痛、眩晕、呼吸不畅或是昏厥。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及早的诊断以及接受治疗是提高该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要点,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冠心病进行确诊和治疗[1]。本研究主要是对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起到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0月至12月相关人员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修学习,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所接纳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男性80例,平均年龄(44.36±11.85)岁,女性50例,平均年龄(43.36±10.63)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男35例,平均年龄(41.36±10.35)岁,女25例,平均年龄(41.28±11.25)岁,观察组70例,男45例,平均年龄(42.60±11.75)岁,女25例,平均年龄(42.16±11.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冠状动脉造影
对照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方式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具体内容如下。
①常规实行冠状动脉造影铺巾消毒,同时准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相关仪器设备。②于患者桡动脉或是股动脉处实行穿刺并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③以1.8 mL/kg的剂量,将冠状动脉造影剂碘海醇(国药准字H20031168,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于患者肘静脉处实行注射,注射速度约为5 mL/s[2]。
1.2.2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
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具体内容如下。
①采用多层螺旋CT(型号为uCT760,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常规检查相关的检查仪器以及设备。②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后确认无碘过敏情况,对患者实行静脉穿刺,并将留置针安装于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按照配套设备所提供的安置方式对电极实行安装,同时对患者呼吸进行指导锻炼,尽量减小因呼吸频率导致的误差[3]。③进行多层螺旋CT相关参数的设置,将扫描时的电压保持在120 kV、电流保持在180 mA,同时将扫描时的间隔时间控制在0.27 s左右,螺距控制在0.2 mm。实行重建扫描时将扫描厚层以及准值控制在0.5 mm,后对患者实行CT扫描。④采用CT机对患者实行扫描,扫描顺序依据患者的气管分叉处到患者的心底底部来实行逐一扫描(采用心电门来对触发进行控制)。在扫描的过程中需嘱咐患者屏住呼吸,避免因胸部运动以及呼吸导致最终CT扫描结果受到影响。并以1.5 mL/kg的剂量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于患者肘静脉处实行注入,将注射速度控制在4.5 mL/s左右。⑤在CT扫描完成之后,由2名或是2名以上专业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师,采用相应的CT图像处理软件来对此次扫描的结果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并做分析[4]。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检查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两组患者在经过检查过后,观察组70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例数为68例,准确率达到97%,而对照组60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8例,诊断准确率为8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其生活习惯却越来越不规范,导致了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5]。同时依据相关的资料报道显示,冠心病的病发类型在最近几年呈现着增多的趋势,如心绞痛型冠心病、缺血性心力衰竭型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等,且发病率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确诊冠心病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无论是对其治疗效果还是预后均存在着重要的意义[6]。
而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促进和加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达到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效果的目的成为了临床上的一个讨论要点。目前临床多采用的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法、血液学检查法、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法以及超声检查法等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而其中多层螺旋CT检查法是临床中常见且运用广泛的检查方式。
多层螺旋CT的扫描原理为:探测器通过对穿透人体的X线进行接收将X光变换为可见光,后通过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变换为数字,最终将数字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以不同灰度对扫描部位的横断面以及立体图像进行重现,通过多层螺旋CT的检查,能够有效观察到人体中存在的细小病变情况[7]。而通过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多层螺旋CT作为当下医疗领域中现代化诊断技术中一种,其具备着相对较高的灵敏度,能够依据扫描时患者机体对X线的吸收率的不同、透过率的不同来实现不同厚度的扫描,以此达到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诊断阳性率的效果[8]。该检查方式除了能够保障诊断效率之外,也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检查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实行检查和诊断,能够更准确且更全面地获得诊断数据,且存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2017,37(3):593-595.
[2]杨改宁.多层螺旋CT联合尿酸、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112-114.
[3]桂振朝,秦莉娜,魏士星,等.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239-241.
[4]何健.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139-140.
[5]朱本祥.浅谈多层螺旋CT应用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6):104-106.
[6]董海坤.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68-69.
[7]Zhao Quan,Ma Xiaohan.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Systematic Medicine,2017,2(21):101-103.
[8]Shu Maosong.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ontemporary Medicine,2017,23(11):57-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