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家兔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机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7 11:47: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兔激素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蒙医温针治疗组(D组)及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治疗组(E组)。在第10周将兔用空气栓塞处死,观察指标。结果造模组中C、E组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D组,空骨陷窝率则相反;造模组中D、E组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冲击波可改善微循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温针疗法可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股骨头缺血状态等有关。

关键词:冲击波;蒙医温针;股骨头坏死;机理

本文引用格式:赵小娟,阿日嘎太,臧苑彤,等.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家兔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机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02,314.

0引言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ANFH以骨的活力成分死亡为主要改变,其本质特征是在股骨头内不同程度的骨小梁及骨髓组织的坏死病理改变[1]。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生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中医治疗等,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有研究表明接受冲击波治疗(Shock wave therapy,SWT)治疗的早期ANFH患者,有23%可以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2]。研究表明蒙医温针具有疏通白脉,改善局部赫依血运行之功效[3]。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作用机理。

\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选取6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6~8月龄,体重(2.5±0.3)kg,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其余48只制作兔激素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蒙医温针治疗组(D组)及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治疗组(E组),每组12只,各组动物相同条件喂养。

1.2方法

1.2.1模型制备


参考Yamamoto造模方法,采用小剂量内毒素+大剂量激素的方法制作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于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g/kg),24h后重复给药1次;在第2次注射LPS后,立即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kg),共3次,每次间隔24h(每次给药前均测量体重,调整剂量);注射激素期间青霉素20万单位/kg臀肌注射,预防感染。造模同时A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4周,实验组各随机选取1只实验动物,静脉注射空气处死后立即剖取双侧股骨头进行大体、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出现部分骨小梁变细脂滴增多,空骨陷窝较多,即证明造模成功并开始治疗。

1.2.2治疗方法

C组、E组在造模第4周后于兔耳缘静脉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3mL/kg)麻醉,股骨头区剃毛、涂抹耦合剂,X线透视定位股骨头后标记,给予冲击波治疗,5-15min/次,1次/周,共五次。D组、E组同时给予蒙医温针疗法,20min/次,1次/周,共5次。

1.2.3观察指标

空骨陷窝率、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测定;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测定。B、C、D、E组在造模第10周,A组在同时间,分别随机将兔空气栓塞处死,取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均数±方差(±s)表示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处理10周后空骨陷窝率、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测定及之间比较分析


未经处理的A组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造模组B、C、D、E组;空骨陷窝率则相反,其中B组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最低,空骨陷窝率最高,造模组中C、E组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D组,空骨陷窝率相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不同处理10周后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测定及之间比较分析

未经处理的A组均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明显低于造模组B、C、D、E组;其中B组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最高,造模组中D、E组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多发于30~50岁中青年人。ANFH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非创伤性和创伤性两大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因复杂,最常见为激素型和酒精型。其病理学改变均为股骨头内不同程度的骨小梁及骨髓组织的坏死[4]。建立良好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是探索该病治疗的必须手段,找到一种早期有效治疗的方法也是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表明冲击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可改善微循环,有效促进坏死股骨头的血管生成,通过综合作用激活成骨活动,改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5]。中医研究表明蒙医温针疗法是使用特制的银针刺入特定的穴位后在针柄上套上艾条点燃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集银针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温热作用和药物作用三者于一身,具有疏通白脉,改善局部赫依血运行之功效,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治疗作用[6]。

本研究结果提示发现造模组中C、E组空骨陷窝率、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B、D组,这证实冲击波有一定的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功能并且能够促进血管的生成;而造模组中D、E组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显著低于B、C组,这证明蒙氏温针可以活血化瘀,加快血流速度,改善缺血状态。

综上所述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冲击波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生存、刺激成骨细胞活动,温针疗法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股骨头缺血状态,促进骨的新陈代谢,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和新骨生成有关。

参考文献

[1]魏立友,孟和,徐文娟,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相关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5):423-426.
[2]李平,郭小波,刘宇强,等.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3):87-91.
[3]李盛华,邓昶,周明旺,等.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6):137-140.
[4]崔立强.中国大陆地区股骨头坏死病因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初步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2):118-119.
[5]沈湘霖.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J].大医生,2017(9):122-123.
[6]邓云平,李伟.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7 29(2):292-2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