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治疗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9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B组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C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三个月后对A、B、C组疗效进行评估并报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在4周和12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疗效好,起效快,缩短病程。联合治疗组在患者配合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少,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癜风;自体表皮吸疱移植;308 nm准分子光
本文引用格式:朱颜俊,吴波,刘艳.308 nm准分光联合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62-163.
引言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此病由皮肤和毛囊的黑色素脱失所引起,是一种容易诊断而难于治疗的皮肤病。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3.5~60岁,平均32.5岁;病程0.5~10年,平均4.7年。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B组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C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治疗。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白癜风的患者,男女不限;年龄13~60岁;皮损稳定(半年内原色素斑没有继续扩大或者色素减退加重、没有新发脱色斑、最近无同形反应、药物治疗后脱色斑周围色素加深或脱色斑有色素岛),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活动期白癜风;1个月内接受过各种白癜风治疗;半年内曾接受类似的光疗;病灶部位有病毒细菌等感染、紫外线过敏、皮肤肿瘤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严重心肝肾等各系统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异常和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全身衰竭者;瘢痕体质;患有神经或精神疾病、有酒精依赖或吸毒等不能配合者;研究者认为其他不宜入选的患者。
1.2方法
A、B组分别采用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和自体表皮移植治疗;C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治疗,皮损区先采用自体表皮移植,2周后采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1自体表皮吸疱移植
采用患者供皮区为自身健康表皮(多为腹部及臀部较隐蔽处)移植到白斑受皮区部位。具体方法是:选定供皮区部位常规碘伏消毒,将表皮移植治疗仪负压调至40~60 Kpa,温度调至45℃。先在供皮区健康部位(一般在腹部)吸引水疱,1~2 h后供皮区产生水疱。形成圆而大的水疱,在表真皮之间产生,用小剪刀先将疱顶表皮剪出,露出点状出血的真皮面,再用小剪刀取下供皮区表皮,去除血性粘液将基底细胞层朝上,平铺于无菌油纱上,再采用皮肤磨削机磨削受皮区的白斑,即常规消毒受皮区皮肤,铺无菌巾,用1%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磨削机,转速为4000 r/min,将白斑处皮损磨削自表皮至真皮点状出血为止。然后沿取下表皮边缘剪下无菌油纱,将表皮直接紧密覆盖受皮区真皮剥离面上,外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使供皮区表皮和受皮区创面完全密合。嘱患者避免包扎部位敷料移动,观察7~10 d后换药取敷料,一般可见移植表皮逐渐脱落,部分移植区见色素皮岛。术后后第2、4周分别到院观察照相,最后第12周判断疗效。
1.2.2308 nm准分子治疗
仪器采用希兰准分子光治疗仪,先在患者腹部做最小红斑量(MED)测定,以测得的MED值作为首次治疗剂量,后续治疗能量调节规律为:红斑<1 2 h,治疗能量提高3 0~60 mJ/cm 2;红斑持续1 2~48 h,治疗能量提高2 0~40 mJ/cm 2;红斑持续48~72 h,治疗原能量或10~20 mJ/cm 2递增;照射部位发生水疱时,能量递减60~100 mJ/cm2;脱屑、瘙痒、刺痛感明显者,延长治疗间隔。每周照射1次,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痊愈:白斑基本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原皮损面积50%以上;好转: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原皮损面积的10%~15%;无效:白斑无变化或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原皮损的面积10%以下[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依据表1的疗效比较,A、B、C三组均有较好改善,表明三种治疗方案均有效。C组在治疗4周及12周时疗效分别达到73.33%及83.33%。C组与A、B组进行两两比较,C组与A组分别在治疗4周及6周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2(4周),P<0.05;2=7.23(12周),P<0.05];C组与B组分别在治疗4周及12周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7(4周),P<0.05;2=5.56(12周),P<0.05]。三组病例12周后有效率明显高于4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在4周和12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在照射308 nm准分子光是照射部位皮肤出现刺痛感,轻度发红干燥,通过减少照射次数及对照处理后,完成整个治疗:还有3例患者在照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伴瘙痒,予以局部冷湿敷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完成治疗。
3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是一种获得性、局部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是一种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易诊断但治疗难[2]。现认为,自身免疫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白癜风患者多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引起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丧失,表现为皮损区域黑素细胞的免疫性损伤,从而导致病变区域黑素细胞的完全脱失,同时白癜风的发病与病理性T淋巴细胞在表皮的浸润有密切关系[3]。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紫外线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机制为调节皮损局部的免疫,刺激促黑素的产生、促细胞因子分泌、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产生[4]。在黑素细胞分裂、黑素产生和黑素细胞转移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包括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三烯C4[5]。308 nm单频准分子光的波长与窄谱UVB相似,为氙氯(XeC1)准分子光,与窄谱UVB不同的是它选择性作用于皮损局部。能量是窄谱UVB的5~10倍,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引起光老化和表皮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同时能产生高能量的UVB达到治疗目的。Rodewald等[6]比较了308 nm单频准分子光与窄谱UVB治疗银屑病达到75%缓解率的平均治疗次数及缓解例数,结果前者仅需8次即有72%的患者达到缓解。单频308 nm准分子光可能因为促进角质形成细胞SCF的表达进而对白癜风产生治疗作用。
白癜风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可使供皮区的表皮真皮在透明带处分离,将疱壁黑素细胞移植到受皮区的白斑处,具有活力的黑素细胞在白斑处存活进而产生黑素,这是自体表皮吸疱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病理学基础。但对于面积较大或形态不规则的皮损,不能取得与皮损面积相当的皮片,可多次移植或拼接,皮损愈后可能色素不均匀形成花斑或大理石样皮岛[7-8]。
本次临床观察,单用白癜风表皮细胞移植术或308准分子光照射分别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均有效,但术后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可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皮损部位色素再生加快,进一步提高色素恢复程度。而且在配合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因此,308 nm准分子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面部稳定型白癜风疗效好、起效快、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朱文元.白癜风与黄褐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2.
[3]燕华玲,郭砚,任爱月.窄谱UVB照射联合补骨脂素注射治疗白癜风3O例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2):144-145.
[4]魏梅,闵仲生.白癜风与自身免疫相关基因关系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151-153.
[5]袁静.白癜风的药物及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2):184-187.
[6]Rodewald EJ,Housman TS,Mellen BG,et al.The efficacy of 308nm laser treatment of psoriasis compared to historical controis[J].Derrnatol Online J,2001,7(2):4.
[7]李顺柏,郑明理.ReCel1(R)自体活性皮肤细胞移植技术治疗120例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探索[J].医药前沿,2018,8(12):183-184.
[8]齐海玲,孙晓君,傅军.皮肤来源细胞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Meta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9):895-8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