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4 11:49: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我院传统口腔种植方法,研究组患者采取3D打印技术进行口腔种植,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指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手术费用等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术后疼痛,治疗费用昂贵,治疗时间长,需对该技术进行必要的完善。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口腔种植领域;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汉玉.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78+86.

0引言

传统的口腔种植技术主要采用柱形、锥形等固定形态的种植体,无法与患者拔牙后窝形保持一致,密合度不足必然会产生间隙,为促进骨形成,需要在种植部位覆盖屏障膜,植入骨材料,同时需要通过螺纹固定和增加植入体直径等方式使植入体获得初期稳定性,手术难度大,对医师的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1]。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技术模式,将其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植入体,与传统植入体相比,稳定性更强,骨细胞形成状态更优,植入位置的准确性和植入成功率均能够得到提高[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60例,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5-59岁,平均(39.27±3.58)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24-61岁,平均(39.35±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我院传统口腔种植方法治疗,对患者牙齿行常规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确定牙槽骨的形状和大小,为患者植入义齿。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密切关注牙槽骨与义齿的契合情况,一旦出现临近牙齿与牙槽骨的炎性反应需要及时处理。研究组患者采取3D打印技术进行口腔植入,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取模,使用安全的印膜材料在缺牙部位采集图像数据。取模完成后注入石膏,利用扫描仪对模型进行扫描。利用CT扫描患者口腔,获取口腔中准确的三维图像,确定牙槽骨、牙齿的结构以及对应的神经走向。利用特定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先期收集的患者口腔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像重组处理,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和种植体。将设定的程序输入3D打印机中,利用电脑生成的导航模板进行打印。完成种植体打印后及时在患者口腔中种植,使牙槽骨与种植体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为患者种植人造牙,术后密切关注患者临近牙齿的感觉和牙槽骨的变化。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费用等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牙槽骨与种植体契合度良好,无炎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有效:牙槽骨与种植体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患者偶发疼痛,能够正常咀嚼。无效:牙槽骨与种植体不契合,患者无法咀嚼、疼痛强烈。疼痛评分(VAS)利用视觉模糊评分法,满分为10分,7分以上为疼痛剧烈,4-6分为患者能够忍受疼痛,1-3分为疼痛轻微,统计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分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2.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手术时间、手术费用等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

 
3讨论

牙齿缺失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种牙和镶牙,镶牙需要医师磨削缺损牙齿和临近牙齿,并将假牙制作成牙套固定在磨削后剩余的位置。镶牙使用空心牙套,会对健康的牙齿造成损害,长时间使用,牙套会受到侵蚀[3]。3D打印种牙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医师利用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和高度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为患者制作种植体,并将其植入牙齿缺失牙槽骨,经过整合期后,牙槽骨与种植体牢固紧密结合,以此实现牙齿种植的临床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在口腔种植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立体打印、图像处理、CT扫描等技术的融合,通过数字化图像重构、CAD设计、规范化种植、3D打印等环节,患者牙齿的图像信息能够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利用电脑能够准确显示术后情况[5]。与常规牙齿种植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能够避免影像重叠等方面问题对医师判断患者信息的影响,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作为一项新兴的临床医疗技术,3D打印手术费用昂贵,对医师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尚需进一步完善[6]。

由此可知,口腔种植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术后疼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手术费用昂贵,手术时间较长,尚需进一步完善方可实现全面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分析,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具体应用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中.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对照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13(15):118.
[2]冯云,谭春园.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对比[J].特别健康,2019(16):82.
[3]徐百玲.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9(8):205.
[4]刘晶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体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134.
[5]张晓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9):84.
[6]李卓睿,宫妮雅.口腔种植中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保健文汇,2019(3):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