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便秘防治体操在预防中央束综合征便秘中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15:34: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便秘防治体操在中央束综合征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中央束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便秘防治体操联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和腹胀发生率均为26.66%,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和腹胀发生率分别为53.33%、66.6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防治体操配合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促进患者正常排便,从而改善患者腹胀发生率,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便秘防治体操;中央束综合征;便秘

本文引用格式:梁毅.便秘防治体操在预防中央束综合征便秘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52,360.

0引言

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又称中央束综合征,多为脊髓过伸型损伤的结果。损伤时上肢运动障碍重于下肢,膀胱功能也可有障碍,多发生于椎管狭窄和椎间关节强直且无颈椎骨折的老年患者[1]。脊髓损伤后患者需要卧床,排便方式及环境发生改变,运动量减少,全身代谢降低,结肠集团运动减弱,水分在肠道过度吸收,从而导致便秘[2]。约50%的慢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通便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本文根据中央束综合征肢体功能障碍特点,运用便秘防治体操指导训练预防和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的30例于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SCI平面评定和国际脊髓学会(ISCOS)标准[3];②颈椎骨折患者;③患者神志清楚,可以配合便秘防治体操训练;④无便秘史;⑤经家属和患者本人同意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肠道器质性病变的;②有便秘史的;③脊髓损伤伴大小便失禁者;④患者及家属不愿意配合便秘防治体操训练。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30-63岁,平均(40.1±10.4)岁,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7-68岁,平均(39.5±11.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脊髓损伤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联合便秘防治体操训练,具体如下。

1.2.1对照组

指导患者进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饮水2000-3000mL,根据患者喜好在饮水中加入蜂蜜、柠檬、菊花、金银花等均衡饮入;忌辛辣、易产气的食物,禁烟酒。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器排便,每日早餐后30min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右下腹部,以大鱼际和掌根着力,由升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做腹部环行按摩,每次10~15min。3天未排便者遵医嘱予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灌肠。腹胀者予肛门排气,严重者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2.2观察组

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便秘防治体操训练。便秘体操[4]步骤如下:①屈腿运动,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取仰卧位,协助患者双手抱膝屈曲,抬头使前额贴近膝部或大腿贴腹;②坐位,患者双手置于身后,形成三角固定姿势,双腿屈膝后用力踢出。③仰卧位,双腿伸直,同时举起,膝关节保持伸直,然后慢慢放下,重复10-20次;直腿抬高配合吸气时收缩盆底肌训练[5],收缩10s后放松,反复10次。④踏车运动:仰卧位,轮流伸屈两腿,模仿踏车运动,伸屈运动范围尽量大。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便秘情况。评定标准:依据罗马IV标准符合以下6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可判定为便秘[6]。①>1/4的时间里有排便困难;②>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③>1/4时间中有排便不尽感;④>1/4的排便过程有肛门、直肠梗阻感;⑤>1/4的排便需人工辅助(如用手指抠、按压盆腔);⑥排便<3次/周,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在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入院第7天分别观察并比较两者患者排便的次数、大便性质及排便通畅情况。腹胀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腹胀程度分为四个层级[7]:①无腹胀,表现为腹部触摸平坦柔软,呼吸正常,触摸时无压痛感觉;②轻度腹胀,表现为腹部触摸平坦,存在腹式呼吸,触摸时有稍微压痛;③中度腹胀,表现为腹部触摸膨隆,腹式呼吸减弱,触摸时有轻度压痛感;④重度腹胀,表现为腹部触摸膨隆明显,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触摸时有明显压痛感。腹胀发生率=(轻度腹胀患者数量+中度腹胀患者数量+重度腹胀患者数量)/组内患者总数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比较见表2。


\


3讨论

排便是生理反射,分为两步,第一步为诱发便意反射,第二步为排便反射,即粪便刺激肛窦后通过3个传导路径引导粪便排出[8]。便秘防治体操可增强患者全身肌肉的收缩力,尤其是腹肌和膈肌,从而增加患者排便时的腹压;便秘体操还可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和兴奋性,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自主神经的自律性,促进肠蠕动增加[9]。由于便秘防治体操训练的动作大部分都是依靠双下肢的动作配合来完成的,因此对于截瘫患者或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其执行力和完成的质量会受到影响。根据脊髓灰质分布的特征,表现为脊髓损伤时脊髓中央灰质先开始发生损害,然后再向外周扩展。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因此,中央束综合征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有研究报道大约57%-86%患此综合征的患者可独立行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正确有效地指导中央束综合征患者进行便秘防治体操训练,可增加腹压,刺激肛门外括约肌收缩与放松,同时增强身体耐力促进肠道蠕动,诱发肠道反射,促进排便,通过反复训练,最终患者可产生规律性反射性排便的反射性肠[10]。

综上所述,便秘防治体操配合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促进患者正常排便,从而改善患者腹胀发生率,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兴贵,高鹏,译.脊柱外科学骨科核心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261.
[2]关榴燕.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61-162.
[3]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182.
[4]池宝珍,章珠妃,苏赛珠.自我腹部按摩与便秘体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1):80-81.
[5]孙红,李平.神经源性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15(5):33-34.
[6]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V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61-765.
[7]翁剑锋,邱啸臣,李元新.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3):409-412.
[8]纪婕,冯丹丹,等.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康复训练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45-47.
[9]吴兆梅,李飞,张永鸣,等.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02-503.
[10]George S E,Borello-france D F.Perspective on Physical Therapist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Phys Ther,2017,97(4):478-4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