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浅析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从2018年6月开始,在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管理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后情况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未实施PDCA管理法期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前情况组。将管理前和管理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PDCA管理法实施前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率为9.47%,PDCA管理法实施后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率为1.95%,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的管理过程中,PDCA管理法的实施有助于显著降低住院药房的退药率,提高管理水平及药房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管理法;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应用及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杭晔,杨亚龙.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44-245.
近年来我院的数据显示,住院药房退药已经成为了影响药房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药品如果没有出现质量问题是不给予退换的[1],本身药品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品,如果退药现象频频发生,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同时也给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降低医院药房的工作效率,进而会诱发一系列的隐患。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进一步保护患者利益与生命安全,我院采取PDCA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大过程,第一部分为标准化的过程,第二部分为执行的过程,第三部分为检查阶段,第四部分为总结纠正,四大部分相互衔接,循环进行,构成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本文将PDCA管理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的影响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后情况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未实施PDCA管理法期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前情况组。两组中数据收集时间各为7个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标准化过程(计划阶段):我院对住院药房退药率的原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中原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合理的医嘱,一些病区中的医生培训力度不足,对医嘱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开完药物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嘱错误或者不合理,也有些病区存在某些医师的专业技能不合格,不能够很好的对药物禁忌进行掌握,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理药性等了解较浅,患者在阅读药物说明书后发现药物不适应自己的症状从而退药。或者当值医生与轮换医生的交流不到位,导致医嘱不能够正常进行等,以上均是不合理医嘱导致的患者退药情况[2]。另一类是医院的电子设备报错导致的电子医嘱的错误,没有和实际工作进行完好复核,进而导致不合理医嘱或错误医嘱的出现。更何况,医院中科室众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患者,病情变化的速度很快,从而出现医嘱的更换难以跟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现象,临时医嘱的增多,在患者及家属看来比较繁琐,这种情况尤其以老人和婴幼儿多见,繁琐的医嘱给患者的用药带来一定的困扰,也是患者退药的原因之一。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不定时的培训及考核,要改变既往的医嘱思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规划执行,同时对于交接班的医生必须要在上午查完房后完成医嘱变更。另外,对于住院的医生要掌握基本的药学知识和掌握基本的电子操作技能,要有相关证件才能就职。
1.2.2执行过程(实施阶段):在药房方面,应建立退药管理办法,降低药房的断药率,严格“四查十对”制度[3],一旦发生断药必须立即通知各个科室。在医生方面来说,要掌握必要的药品知识,要能分辨药品的名通用名、商品名、成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等。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要加强对医嘱的核对,要严格采取“四查十对”的原则,并不定时的抽查相关科室通用的药物并进行考核,要综合量化程度加入退药的相关量化分析,并做好奖惩措施。针对我院具体情况,现总结出可予退药及不可予退药的情况:
(1)可退药情况:①由医务人员及药房工作者错开、错录处方所引起的发药错误,一概进行退换,对于退回药品已接触过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的或者污染的,责任由相关医务人员承担,退回药品予以销毁;②由医务人员确认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及药品经证实存在质量问题的,所有退回药品若经过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或者污染的,退回药品予以报损。③对于因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转院、转科、出院等原因引起的退药,可酌情处理。
(2)不可退药情况:①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药物来说,比如需要在阴凉处进行保存的药物、不易保存的药物、贵重药物、毒性药物、精神类药品等,不予退换。②药品已经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等)患者的,除去可退药情况中的提到的外,均不予退药。③药品包装已打开,或者受到破损或污染;药品的生产批号不在我院所采购的药品批号范围内的,不予退换。④患者以药品说明书上写有的不良反应或者注意事项为由拒绝用药的,不予退换。
总之,对于退回的药品,要严格检查药品的包装、外观,检查退回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在本院购入的药品批号范围内。对于接触或者可能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药品,跟患者说明情况,不予退药处理。退药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退药流程执行,检查退药单、电子退药单、撤销发药等,对于不合格的药品进行报损。
1.2.3检查过程:要求药房管理者通过相关的管理软件对每日退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各类图表,定期向各个科室通报当月的退药率,要求药房工作者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查找管理不足的环节,在后续管理中进行改进。将检查结果用图表形式进行汇总分析,按周、月、季度、年等单位对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查漏补缺,进一步补充、完善和规范相关操作程序,提出改进及预防措施。医院制定定期培训计划,对药房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进行药品知识、药品使用、退回管理知识及退药奖惩制度等的全面培训,进一步将住院药房退药的管理推向标准化轨道。
1.3观察指标。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的7个月为PDCA管理前,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的7个月为PDCA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和管理后的退药率情况[4]。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PDCA管理活动前、后不同原因退药率,结果显示管理前的总退药率为9.47%,管理后的总退药率为1.95%,具体情况详见表1。
经过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药品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医院住院药房退药现象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对药品质量的把控,同时降低了医院药事管理效率。国家的相关文件上有关于住院药房药品非质量问题一律不予退换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按照规定实施有一定难度,对于患者而言,因用药错误、转科、转院、不良反应等引起的退药,医院若不予处理,无疑会直接损害到患者的切身利益;而对于医院而言,若不分情况地拒绝患者退药,会引起医患纠纷,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及其他患者的治疗,而若是任由患者退药,则会影响医院的药事工作的管理,给相关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同时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5]。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进一步保护患者利益与生命安全,加强我院住院药房的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我院采取PDCA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融合了循证管理及预见性管理的方法,使住院药房的管理质量实现“三全”,即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管理模式的高效实现了管理质量的提升[6]。
在本次研究中,将PDCA管理法应用在了我院住院药房的管理当中,经对比可知,实施后住院药房退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PDCA管理法的干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了住院药房的退药率,进而保证了医院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得医院工作更加科学的进行[7]。
参考文献
[1]高建芳.利用品管圈的PDCA模式降低门诊退药次数的实践[J].医学工程,2018,3(26):108+110.
[2]肖爱民.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4436-4437.
[3]张新月.浅析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工程,2018,3(11):106.
[4]李振耀.针对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49(43):435-437.
[5]孙艳新.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智慧健康,2018,4(20):23-25.
[6]张笑颜.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21(01):005-007.
[7]张笑颜.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21(01):005-0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