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PCNL和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09:53: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F-URL)和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MPCNL)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F-URL组和MPCNL组,每组分别为54例。F-URL组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MPCNL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F-URL组和MPCNL组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F-URL组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MPCNL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URL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7.41%),MPCNL组为5例(9.26%),(P>0.05)。结论对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行F-URL和MPCNL进行治疗,均能够达到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F-URL治疗方法能够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F-URL;MPCNL;直径<2 cm;肾结石

本文引用格式:胡锦超.MPCNL和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64+66.

0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和完善,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结石彻底清除率的降低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加之医疗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1-2]。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F-URL组和MPCNL组,每组分别为54例。其中,F-URL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46.83±5.07)岁;结石最小直径0.7 cm,结石最大直径2.0 cm,平均
(1.28±0.46)cm;MPCNL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47.24±5.48)岁;结石最小直径0.8 cm,结石最大直径2.0 cm,平均(1.38±0.54)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资料以及结石直径),经过对比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URL组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行全身麻醉,截石位,防止输尿管硬镜,全面探查输尿管以及肾盂情况,留置导丝后放置13-14F输尿管软镜,达到肾盏并明确具体的结石位置后,开展激光碎石治疗。对于较大直径结石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利用取石篮。最后,常规放置双J管以及导尿管。MPCNL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行全身麻醉,截石位,将5F输尿管导管放置于患者患侧,随后改为俯卧体位,在影像学的引导下使用18G穿刺针放置于肾盏,等到尿液流出后,插入导丝以及扩张器,等到扩张通道达到16F后,留置穿刺鞘,建立取石通道。随后放置8/9.8F输尿管硬镜,到达结石位置后开展激光碎石治疗。全面探查患者肾盏情况,确保并无残留结石后,将斑马导丝放置于肾盂和输尿管的连接部位,常规留置双J管以及肾造瘘管。

1.3临床观察指标。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F-URL组和MPCNL组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4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算,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F-URL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MPCNL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2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F-URL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7.41%),MPCNL组为5例(9.26%),卡方值=0.121,P=0.728,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上对于肾结石患者,通常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及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有关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应用,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应用虽然能够有效清除结石,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盆腹腔脏器损伤以及大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3-4]。研究结果充分表明:F-URL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MPCNL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URL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7.41%),MPCNL组为5例(9.26%),(P>0.05)。因此,MPCNL治疗方式作为近几年来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的首选,但是对于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欠理想,F-URL手术方式的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5-7]。

综上所述,与MPCNL手术方法相比,通过对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行F-URL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对于患者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邱建国,王留成.MPCNL和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9):135-136+152.
[2]耿和,施华娟,吴宗林,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4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1):75.
[3]李创业,赵夭望,刘李,等.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儿童≥1.5 cm肾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5):372.
[4]杨立军,李海立,宋波.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4):372.
[5]林炜,程曙杰,奚雪滔,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Ⅱ期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7(08):46-48+55.
[6]朱峰,范毛川,李建昌,等.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对比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06):533-535.
[7]张克,张雁钢,王靖宇,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9):639-6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