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1:27: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回顾性分析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统计与分析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检验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分布。结果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总数为360例,不合格标本10例(2.78%),门诊患者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为308例,不合格标本4例(1.30%),住院患者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为52例,不合格标本6例(11.54%);患者尿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中,主要原因为标本数量少4例(1.11%),其中主要为住院患者2例(3.85%)。结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多来自于住院患者,标本数量少是最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包括标识错误、申请单填写不详、标本污染以及容器错误等,应加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以减小尿常规检验不合格率。

关键词:尿液常规检验;检验标本;质量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高平,张艳艳,张丹.浅谈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86,188.

0引言

尿液常规检验为我国临床非常多见的检验项目之一[1]。尿液常规检验的优势主要包括对患者无损伤、操作简便、检查报告迅速、患者容易接受等,尿液常规检验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的泌尿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疾病[2]。在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分析前对于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主要由于分析前检验标本量较大,检验的中间环节比较复杂,经手人员较多。所以,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最薄弱的环节。有相关文献报道[3],有80%左右的临床报告由于标本质量缺乏相应控制,导致患者临床反馈不满意。因此,加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临床反馈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本文通过对36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进行收集研究,探讨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36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06例,年龄16~78岁,平均(18.42±2.18)岁。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尿常规检验患者均对此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将我院收治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回顾性分析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统计与分析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检验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分布。

1.3观察指标

记录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检验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分布。其中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主要包括门诊患者检验标本数量和住院患者检验标本数量。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标本量少、标识错误、申请单填写不详、标本污染以及容器错误等。

2结果

2.1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和检验不合格率比较


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总数为360例,不合格标本10例(2.78%),门诊患者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为308例,不合格标本4例(1.30%),住院患者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为52例,不合格标本6例(11.54%),其中见表1。


\
 

2.2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分布

患者尿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中,主要原因为标本数量少4例(1.11%),其中主要为住院患者2例(3.85%)。次要原因有标本污染3例(0.83%),标识错误1例(0.28%),申请单填写不详1例(0.28%),容器错误1例(0.28%),见表2。


\

 
3讨论

尿液常规检验是我国常见的临床检验科项目之一[5]。在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检验标本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特别需要注意分析前对于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主要由于分析前检验标本量较大,检验的中间环节比较复杂,经手人员较多[6]。所以,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最薄弱的环节[7]。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科的立足之本是质量控制,如果医护人员无法确保检验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就不能得出准确的检验报告,无法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3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中提出加强检验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指出分析前尿液常规检验的流程主要包括患者准备、检验申请、样品采集以及运送样品等方面,其中大多数流程是护士、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员等完成的,而非检验科室人员直接完成。因此,检验科无法直接控制分析前的检验过程,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而分析前的检验过程占全部过程70%的时间。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我院收治36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回顾性分析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统计与分析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检验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分布。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总数为360例,不合格标本10例(2.78%),门诊患者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为308例,患者尿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中,主要原因为标本数量少4例(1.11%),其中主要为住院患者2例(3.85%)。

研究结果表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多来自于住院患者,标本数量少是最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包括标识错误、申请单填写不详、标本污染以及容器错误等,应加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以降低尿常规检验不合格率[8]。探讨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富德.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20-221.
[2]徐龙京.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03-1904.
[3]范科早.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29-31.
[4]朱荣华,胡露,张春根.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初评[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798-1799.
[5]朱玉平,程芳.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与常规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9):1053-1056.
[6]蒋石艳.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4(21):112-113.
[7]马英华.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23(3):137.
[8]Richards KA,Cesario S,Lim AH,et al.Utility of routine urinalysis and urine culture testing in an ambulatory urology clinic:a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in a Veterans healthcare facility[J].Canadian Journal of Urology,2017,24(1):8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