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尿液检测时使用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进行尿液检测的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尿液样本,使用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进行检测,分析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各指标阳性率,以及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35%和48.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分析法的红细胞阳性率56.98%低于镜检法88.37%(P<0.05),白细胞阳性率93.02%高于镜检法63.95%(P<0.05),管型及蛋白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它疾病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尿液检测对疾病进行筛查诊断,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的临床效果相似,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对于不同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临床可以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
关键词:尿液检测;镜检法;仪器分析法
本文引用格式:黄霞,徐娟,朱妍,等.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对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293.
引言
由于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熬夜,肥胖等各种因素,临床上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对于疾病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影像学、血常规、尿常规等,尿液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2],主要有镜检法和仪器分析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进行尿液检测的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在进行尿液检测时使用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进行尿液检测的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后经病理学证实86例患者中有86例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35例女性,51例男性,年龄18-80岁,平均(55.23±10.14)岁,26例泌尿系统疾病、37例肝胆疾病、34例循环疾病、49例内分泌疾病,29例其它疾病。
1.2方法
采集样本前,让患者停止服药、喝咖啡、浓茶、糖水等,并对尿道进行清洁,使用一次性尿液采集杯,收集患者晨尿30mL,将收集到的尿液在2h内进行送检。
镜检法:使用尿液沉渣镜检的方法,将10mL尿液进行离心,1500rpm,离心10min,离心后静置15min,将上清液去掉,收集沉渣0.3mL左右,将沉渣摇匀后,倒在载玻片上,并将1d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滴在沉渣上,进行镜检。仪器分析法:使用SYSMEX UC-3500尿液分析仪测定:通过尿试纸、尿比重、色调、浊度等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方法的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和各指标(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及蛋白)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以及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它疾病)进行分析。
1.4统计学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镜检法和仪器分析法对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7.67%和96.51%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各指标阳性率比较
仪器分析法的红细胞阳性率56.98%低于镜检法88.37%(P<0.05)、白细胞阳性率93.02%高于镜检法63.95%(P<0.05)、管型及蛋白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3对各类型疾病的检出率比较
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它疾病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常见的疾病类型有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3]。对于这些疾病临床可以通过尿液检测的方法,检查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成分,进而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尿检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目测、化学、镜检、渗透压等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4],对于疾病的诊断的准确性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5]。
本次研究中,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35%和48.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尿液沉渣镜检和化学方法的灵敏度均较高,对尿液中的成分均可较高的检出。化仪器分析法的红细胞阳性率56.98%低于镜检法88.37%、白细胞阳性率93.02%高于镜检法63.95%、管型及蛋白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证明了尿液沉渣镜检是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与正常的尿液红细胞数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疾病,当红细胞数增长明显时,证明存在疾病[6]。化学方法主要是检测白细胞数,通过白细胞的方法对疾病进行判断[7]。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循环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它疾病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了这些疾病的尿液均存在异常情况,镜检和化学方法均可对异常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8]。
综上所述,利用尿液检测对疾病进行筛查诊断,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的临床效果相似,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对于不同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临床可以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肖芬.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1):166-167.
[2]董一红,张曦,王雪,等.AVE-772尿全项自动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检测尿液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76-78.
[3]邢自良.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125-126.
[4]罗太洪.探讨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2):97-98.
[5]于秀梅,王新光.镜检法与仪器分析法对尿液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6-17.
[6]孔祥锋.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148-148.
[7]路娜.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57-158.
[8]李磊.尿沉淀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0):151-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