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RHMS整体健康评分为(76.2±5.9)分,社会健康评分为(80.9±5.6)分,心理与生理健康评分为(82.7±6.4)分和(75.8±6.3)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学娟.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18+320.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思维等多方面障碍,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大脑功能活动病变,在青壮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1]。若不能及时对精神分裂症实施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精神衰退或残疾,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临床在对精神分裂症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为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展开了如下研究,以便为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病例6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思维减退、思想虚妄、情感障碍和行为怪异等症状,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其中女21例,男9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55.9±4.8)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女22例,男8例;年龄在29-77岁,平均(55.7±4.9)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方法。入院后均常规给予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生活、用药等多方面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具体为:①疾病初期护理,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尊重患者人格,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理初期应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给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观察患者用药后副反应,并及时给予有效处理。保障患者睡眠充足,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以免言语不当导致患者心理防线崩溃[3]。②病情缓解阶段护理,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注重患者社交能力的提高,加强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后期诊断和护理方案。尊重患者需求,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可尽量满足,对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以免患者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感恩教育,引导患者珍爱生命,通过组织患者下棋、看电视以及打球等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的社会交际能力。③康复阶段护理,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时,指导患者进行社交活动,可鼓励患者参加文娱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清淡饮食,保障睡眠充足,叮嘱患者自觉服用药物。④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引导患者与社会接轨,通过组织联欢会、太极、瑜伽、广场舞等方式,放松患者身心。多鼓励和表扬患者,以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4]。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SRHM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自身健康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整体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维度,得分越高越好。两组满意度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总分为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满意、不满意和基本满意[5]。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SRHMS评分用(±s)代表,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组间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SRHMS评分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SRHMS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经统计可知,研究组中对护理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共29例,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满意12例,基本满意9例,对照组满意度为70.0%,与研究组比较显著较低(χ2=7.6800,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行为以及知觉等障碍,患者很容易出现悲观心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该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心态等方面[6]。
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帮助患者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发泄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积极性,增强患者幸福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给患者提供主动性的护理服务,可满足患者的多样性护理需求,及时消除患者消极心理,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8]。本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SRHMS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增强患者满意度[9-11]。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身心健康,延缓病情进展,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郝云云,冯伟.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98-99.
[2]杨颖.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3):140+149.
[3]沈永梅.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6):97-98.
[4]顾晓燕,徐国英,顾玲敏,等.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3):37-40.
[5]于新红,于新萍.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3):18+20.
[6]曹妮娜,许晓娟.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2):169-170.
[7]赵万霞.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8):128+131.
[8]杨微.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作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27.
[9]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10]苗良.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169.
[11]区泳清.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20):96-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