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8 16:45: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胃镜的普及尤其是高分辨率的电子胃镜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本文将对近几年中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周攀 , 陈念芝 , 王雅雅 , 等 .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125-127.

Advances in TCM Treatment of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ZHOU Pan 1, CHEN Nian-zhi 1, WANG Ya-ya1, KONG Wen-xia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Sichuan; 2. Mian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ainyang Sichuan)

ABSTRACT: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of digestiv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gastroscope,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electronic gastroscope,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disease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trend of younger, this article will on TCM treatment of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for clin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KEY WORDS: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TCM treatment; Review

\

0引言

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简称 CEG) 又称慢性胃炎伴糜烂,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破损,但未达到肌层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多以上腹疼痛或不适、胀满、烧心反酸、嗳气为主要症状,但亦可无任何症状。该病主要靠胃镜确诊。根据悉尼系统分类,内镜下可将其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CEG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由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高胃酸分泌、自身免疫、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他因素等引起。故在其治疗中,主要以抑酸、抗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黏膜及促进糜烂面的修复及愈合等治疗为主。在中医方面,根据其主症将 CEG 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反酸”、“嘈杂”等范畴,多为饮食失调、劳逸过度、七情失和、外邪犯胃、脾胃虚弱等因素反复作用,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为本病。一直以来, 西医在治疗 CEG 方面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副作用多、容易产生耐药等问题,所以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案已迫在眉睫。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在治疗 CEG 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现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治疗进展

1.1成方加减
李丹 [1] 认为肝胃不和型 CEG 临床较为常见,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和胃为主,故采用柴平汤(柴胡 3g、半夏 4.5g、川朴 6g、清炙草 1.5g、黄芩 3g、赤苓 9g、苍术 3g、广橘皮 4.5g、生姜3g)治疗 2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23 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96%,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崔鹏等 [2] 认为糜烂性胃炎在临床上有“内痈”的表现,故把“以痈论治”的理念运用到 CEG 的治疗中,用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柴胡 8g、白芍 20g、香附 12g、陈皮 12g、川芎 12g、白术 12g、枳壳 15g、甘草 12g、丹皮 12g、栀子 12g、当归 15g、茯苓 12g、黄连 12g、吴茱萸 6g、海螵蛸 20g、三七 12g、白及 20g、浙贝母 12g)治疗 55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 55 例,两组治疗 4 周后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刘舒音等 [3] 认为 CEG 的发生、发展及转化是由伏邪长期阻滞胃络,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所致,予平胃散加味(苍术、白豆蔻、厚朴、陈皮、生姜、大枣)治疗寒湿中阻证CEG 患者 34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胃乐新颗粒治疗 34 例。结果:治疗组治愈 18 例,显效 10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4.11%;对照组治愈 11 例,显效 9 例,有效 8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为 82.35%。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亚杰 [4] 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三七 12g、白术 12g、黄连 12g、陈皮 12g、香附 12g、川芎 12g、柴胡8g、海螵蛸 20g、白及 20g、延胡索 15g、枳壳 15g)治疗 CEG 患者 30 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P<0.05)。黄广文等 [5] 认为 CEG 的病程较长,迁延日久导致病邪入里,常会出现虚实夹杂的证候,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理气为主,兼以活血化瘀,予理气六君子汤(党参20g、白术 15g、茯苓 15g、甘草 5g、姜半夏 12g、陈皮 5g、厚朴花 6g、柴胡 10g、枳壳 10g、白芍 15g、竹茹 15g)治疗 60 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 60 例,疗程均为 3 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为 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糜烂愈合的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为 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迎辉 [6] 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蒲公英 30g、茯苓20g、厚朴 15g、白豆蔻 12g、薏苡仁 12g、半夏 12g、丁香 10g、泽泻 10g、淡竹叶 10g、苦杏仁 10g、藿香 10g)治疗脾胃湿热型 CEG53 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3.02%,经 2 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85,P=0.003)。胡灿等 [7] 研究逍遥散(柴胡 15g、当归 15g、白芍 30g、甘草片 6g、白术 10g、茯苓 15g、党参片 10g、紫苏叶 10g、枳实 10g)治疗 CEG 合并抑郁症患者 30例。结果:治疗组的 SDS 评分在疗程结束及随访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改善胃肠道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章锡昌 [8] 认为热毒瘀结是 CEG 主要病理基础,故予五味消毒饮加味(蒲公英 30g、生地 30g、生牡蛎 30g、金银花 15g、紫花地丁 15g、浙贝母 15g、海螵蛸 15g、左金丸 15g、赤芍 15g、野菊花 10g、紫背天葵 10g、丹皮 10g)治疗 29 例。结果:治疗组治愈 7 例、显效 10 例、有效 9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89.7%;对照组治愈 5 例、显效 7 例、有效 8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0. 05)。

1.2自拟验方
温庆华等 [9] 认为其病机是各种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络受损、健运失司,治疗以止痛健脾、疏肝理气、生肌止血为主, 予自拟胃宁康汤(佛手 15g、香橼 15g、党参 15g、煅瓦楞 15g、陈皮 15g、白芨 15g、炒白术 15g、小蓟 15g、枳壳 15g、吴茱萸10g、生大黄 10g、青皮 10g、黄连 10g、甘草 10g、延胡索 10g、木香 10g、白芍 20g、莱菔子 20g、白蔹 20g)治疗 48 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7.92%,复发率为 4.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7.08%,复发率为 8.8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王越 [10] 认为中医治疗 CEG 当采取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以及健脾益气的方法,故予自拟健脾清胃汤(芙蓉叶 15g、蒲公英15g、茯苓 15g、党参 15g、海螵蛸 20g、生黄芪 20g、白及 10g、黄芩 10g、半夏 10g、薏苡仁 30g、白术 12g、川连 6g、五灵脂9g、蒲黄 9g)治疗 50 例;对照组行西药(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谢晓兰 [11] 使用自拟方胃宁康汤(党参 15g、黄芪 20g、木香 15g、丹参 25g、白芍 15g、川楝子、川芎 6g、甘草 10g、红花 10g、砂仁5g、黄连 10g、半夏 10g、黄连 10g、元胡 10g,吴茱萸 5g、炒蒲黄 10g)治疗 25 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王彦刚等 [12] 发现浊毒内蕴为本病病机关键所在,治疗当以化浊解毒为大法,予自拟化浊解毒方(茵陈15g、黄芩 12g、黄连 12g、板蓝根 15g、白花蛇舌草 15g、绞股蓝15g、半边莲 15g、苦参 10g、藿香 9g、佩兰 9g)治疗 40 例;对照组口服阿拉坦五味丸治疗 40 例。结果:治疗组血清和胃黏膜组织 Akt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胃黏膜组织 c-Met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文怡等 [13] 认为 CEG 中脾虚湿热血瘀证多见,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自拟健脾清化散瘀饮(党参 15g、白术 9g、茯苓 15g、茵陈 9g、黄连 3g、半夏 9g、陈皮 9g、扁豆 15g、厚朴 9g、砂仁 6g、莪术 9g、鳖甲18g、丹参 15g、炙甘草 3g)治疗 32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庄鸿莉 [14] 予自拟益气化浊和胃方(煅瓦楞 45g、煅牡蛎 45g、败酱草 30g、红藤 30g、生黄芪 24g、姜半夏 12g、白及 18g、莪术 12g、三棱 12g、苏梗 10g、制南星10g、枳壳 6g、姜川连 3g、黄芩 3g、炙甘草 3g、制大黄 3g)治疗39 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87%)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9.49%)更高,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王福林 [15] 主张 CEG 的治疗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自拟复糜汤(黄连 4g、半夏 10g、陈皮 10g、茯苓 15g、枳壳 10g、竹茹 10g、郁金 10g、金钱草 15g、浙贝母 15g、丹皮15g、三七 10g、白芨 10g、地榆 15g、乌贼骨 20g、红藤 20g、仙鹤草 20g)治疗 36 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4.44%、7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晓明等 [16] 使用自拟清化和络剂(黄芩 10g、苏叶 10g、白豆蔻3g、炒竹茹 6g、法半夏 12g、陈皮 6g、莪术 10g、浙贝母 10g、焦山楂 10g、蒲公英 15g、藤梨根 15g、薏苡仁 15g、甘草 3g)治疗30 例。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胃镜检测疗效、血清 GAS 水平下降幅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1.3中西医结合
张元忠等 [17] 认为 CEG 的病机为湿热蕴结,阻滞中焦,脾胃升降不畅,胃气壅滞而导致;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湿积滞,郁而化热而发本病,予自拟清胃祛湿汤(黄连 10g、黄芩10g、半夏 10g、党参 10g、干姜 5g、吴茱萸 3g、白芨 10g、薏苡仁 30g、海螵蛸 30g、玄胡 15g、陈皮 10g、厚朴 10g)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 45 例。结果:治疗组治愈 9 例、显效 18 例、有效 14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81%;对照组治愈 6 例、显效 15 例、有效 12 例、无效 12 例,总有效率为 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邓润成 [18] 认为 CEG 治疗当以燥湿健脾、行气和胃、化瘀止痛为法,使用平胃散加味(苍术 20g、厚朴 18g、陈皮 12g、甘草 10g、柴胡 10g、白芍 20g、茯苓 15g、干姜 10g、九香虫 10g、三棱 3g、莪术 3g、鸡内金 10g)联合西药治疗 60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89%;治疗组复发率为 21.67%,对照组复发率为 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魏国清 [19] 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 15g、枳壳 10g、白芍 20g、川芎 10g、陈皮 10g、香附 15g、川楝子 15g、玄胡 20g)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 25 例。结果:治疗组痊愈 9 例、显效 9 例、有效 6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6%;对照组痊愈5 例、显效6 例、有效9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 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曹金华等 [20] 认为 CEG 发病的主要原因为 HP 感染,故予自拟胃炎汤(党参 30g、黄芪 20g、丹参 25g、川芎 6g、红花 10g、延胡索 15g、乌药 15g、砂仁 5g、白芨 12g、黄连 10g)结合西药常规抗 HP 感染三联疗法治疗 44 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 79.5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观察组 HP 转阴率为 95.45%,对照组 HP 转阴率为 81.82%, 观察组的 Hp 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庹玲玲等 [21] 结合武汉地理位置及饮食特点,认为 CEG 是因为内湿与外湿交加,湿病由生,湿阻气滞,中焦枢机不利,升降转输失司而发病,故采用自拟方紫苏四香散(紫苏子 10g、木香 10g、香附 10g、藿香 10g、沉香 10g、丹参 10g、枳壳 10g、鸡内金 10g、神曲 10g、茯苓 10g、砂仁 6g、甘草 6g) 联合西药治疗 30 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0%,治疗组为 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刘泉 [22]用兰索拉唑与中药(蒲公英 30g、薏苡仁 30g、黄芪 30g、麸炒白术24g、麸炒苍术 24g、醋延胡索 18g、丹参 15g、红藤 12g、清半夏 12g、砂仁 9g、黄连 9g、白芷 6g、三七粉 3g)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 CEG30 例。结果:研究组显效 17 例,有效 11 例, 无效 2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 14 例,有效 8 例,无效 8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73.3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陈丽 [23] 认为脾胃气虚、湿热内蕴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调和脾胃,祛湿散热,予芪芩乌贝汤(黄芪12g、黄芩 12g、炒白术 10g、麦冬 10g、法半夏 8g、仙鹤草 8g、山药 6g、蒲公英 6g、木蝴蝶 2g)联合西药瑞巴派特片治疗 39 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 74.36% 较对照组 51.28% 高, 差异显著 (P<0.05)。王延丽等 [24] 予自拟清热解毒汤(大黄10g、当归 12g、甘草 10g、丹参 15g、陈皮 15g、黄芩 15g、黄连15g、莱菔子 18g、延胡索 18g、木香 18g、厚朴 18g、白术 24g、鱼腥草 30g)联合西药治疗 40 例。结果:研究组 Hp 转阴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安晓霞等 [25] 予自拟清胃通络方加减(黄连 9g、法半夏 9g、厚朴 12g、茯苓 12g、竹茹9g、蒲公英 12g、香附 12g、郁金 12g、白及 6g、海螵蛸 15g、甘草 6g)联合西药抗 Hp 三联疗法治疗湿热阻络型 CEG35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陈梅芳等 [26] 使用益气清热汤(西洋参 8g、黄芪 15g、炒白术 12g、薏苡仁 30g、麦冬20g、黄连 8g、浙贝母 4g、连翘 12g、半夏 8g、白及 8g、枳壳 9g、香附 8g、川芎 15g、桃仁 15g、陈皮 8g、郁金 12g、海螵蛸 12g、甘草 6g)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CEG 脾虚湿热证 59 例。结果:观察组 CRP、TNF-α、IL-6 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胃黏膜糜烂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成药选用
朱永苹等 [27] 采用安胃二号方免煎颗粒剂(苍术 10g、制半夏 15g、陈皮 5g、薏苡仁 15g、茯苓 15g、草果 5g、三七 3g) 治疗 CEG30 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 30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吴明芳等 [28] 运用自拟三仁汤颗粒方  剂(杏仁 8g、豆蔻仁 8g、法夏 6g、淡竹叶 8g、白通草 8g、薏苡仁 12g、厚朴 12g、滑石 12g)治疗脾胃湿热型 CEG50 例;对照组使用三仁汤颗粒模拟剂治疗 48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患者血清白介素 IL-1β、IL-6 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张玉红等 [29] 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CEG 患者 38 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 GST— π 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1.5特色疗法
邓玫 [30] 外用薄氏腹针针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位,内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 CEG 患者 450 例。结果: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11%;病变部位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6.89%,对照组总有效率 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屠林莉等 [31] 运用耳穴压豆(取神门、交感、内分泌、脾、胃、心、肝、枕)和穴位贴敷(取中脘及双侧涌泉)治疗 CEG 伴焦虑及失眠患者 40 例。结果:观察组的 SAS 及 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彭国立 [32] 运用针刺(中脘、气海以及关元)联合三参胃炎汤(党参 20g、丹参 20g、三七 10g、柴胡 10g、川楝子 10g、蒲公英 30g、红花 15g、延胡索 15g、白及 15g、黄连15g、乌药 15g、砂仁 15g、吴茱萸 5g)治疗 CEG 患者 55 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 有统计学差异(P<0.05)。

\

2 小 结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地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CEG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随着胃镜的普及尤其是高分辨率的电子胃镜的应用,该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西药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方面作用单一,带来的副作用比较大,而中医提倡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想,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遣方用药,所以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丹 . 柴平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 45 例临床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67):138.
[2]崔鹏 , 赵夜雨 , 周文学 , 等 . 周学文教授“以痈论治”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34(8):1880-1882.
[3]刘舒音 , 孔丹阳 , 曹明明 , 等 . 基于伏邪理论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寒湿中阻证的临床研究 [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4(76):15000- 15003.
[4]于亚杰.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5(1):86-87.
[5]黄广文 , 张凤敏 , 黎丽和 . 理气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慢性糜烂性胃炎60 例 [J]. 光明中医 ,2016,31(13):1847-1848.
[6]刘迎辉 .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 [J]. 包头医学 ,2017,41(2):101-102.
[7]胡灿 , 方东 , 谭英斌 . 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民间疗法 ,2018,26(4):66-67.
[8]章锡昌 . 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 29 例观察 [J]. 浙江中医杂志 ,2018,53(4):284.
[9]温庆华 , 许媛 , 晏招兰 . 慢性糜烂性胃炎采用胃宁康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当代医学 ,2017,23(25):109-110.
[10]王越 . 慢性糜烂性胃炎行健脾清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20):52-53.
[11]谢晓兰 . 胃宁康汤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43):171.
[12]王彦刚, 田雪娇, 吕静静, 等. 化浊解毒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蛋白激酶 B 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40(3):237-240.
[13]方文怡 , 高尤亮 , 毛欣欣 , 等 . 健脾清化散瘀饮对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 EGF、bFGF、Ki67 表达的影响 [J]. 福建中医药 ,2017,48(5):6-8.
[14]庄鸿莉 , 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55(9):147-150.
[15]王福林 , 复糜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15(21):68-70.
[16]周晓明 , 季雁浩 . 清化和络剂对隆起性糜烂性胃炎血浆促胃液素、胃蛋白酶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33(1):15-18.
[17]张元忠 , 郭憬昱 , 郑丹 . 清胃祛湿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46(13):1583-1585.
[18]邓润成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4(1):25-26.
[19]魏国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J]. 湖北中医杂志 ,2017,39(06):32-33.
[20]曹金华 , 曹六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30(6):485-486.
[21]庹玲玲, 全毅红, 刘畅, 等. 紫苏四香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 30 例临床观察 [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3(6):60-61.
[22]刘泉 . 兰索拉唑与中药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9:71.
[23]陈丽 . 芪芩乌贝汤治疗糜烂性胃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观察 [J]. 光明中医 ,2016,31(23):3437-3439.
[24]王延丽, 刘旭辉, 侯明杰,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34(1):55.
[25]安晓霞 , 王振刚 , 郑超伟 , 等 . 清胃通络方联合抗 Hp 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J]. 广西中医药 ,2017,40(2):18-21.
[26]陈梅芳 , 唐立明 . 益气清热汤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虚湿热证 59 例 [J]. 河南中医 ,2016,36(5):85-860.
[27]朱永苹, 唐友明, 刘玉, 等. 安胃二号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合并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J]. 广西中医药 ,2016,39(3):31-33.
[28]吴明芳 , 张俊 . 自拟三仁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辨证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水平影响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7:20-21.
[29]张玉红 , 刘丽娟 , 白怀忠 . 奥美拉唑结合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39(3):121-123.
[30]邓玫 .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6(22):66-67.
[31]屠林莉 , 朱晓军 , 童艳青 . 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对慢性糜烂性胃炎伴焦虑及失眠的影响 [J]. 新中医 ,2017,49(8):133-135.
[32]彭国立 . 三参胃炎汤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49(6):18983.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8/2018121804453836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