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皮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6:0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经皮介入封堵手术应用于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6例和治疗组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封堵成功率、残余分流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治疗组患者的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患者无输血、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封堵手术;经皮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赵卫茂.经皮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83+92.

0引言

主动脉窦瘤破裂又称为瓦氏窦瘤破裂,是比较罕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1]。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主动脉窦基底环上的主动脉壁局部发育不良,缺少中层弹性组织,造成局部管壁逐渐变得薄弱,通过高压血流的冲击慢慢膨出产生主动脉窦瘤。脉窦瘤瘤体的顶部比较薄弱,最后逐渐冲破。主动脉窦瘤多发部位是右冠状动脉窦,并且大部分破入右心室;少数是无冠状动脉窦,大部分都破入右心房;出现在左冠状动脉窦的情况较少。主动脉窦瘤破裂前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一旦发生破裂,疾病将快速恶化发展,若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产生许多较为严重的后果[2-3]。本文通过对14例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经皮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开展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下封堵手术时,至2019年5月收治的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作为治疗组研究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进行治疗。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已接受有关检查,并经心外科医生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肺癌患者对此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治疗,其治疗方式主要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胸骨正中进行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在升主动脉阻断时,将心腔打开用钳夹后再灌注冷心停搏液。进行升主动脉和所破入心腔的双切口,对主动脉瓣进行探查。对破入右房者打开患者的右房,自窦瘤基底部使用双头针无创线带垫片进行缝合处理,主要目的是加固薄弱的窦壁。破入右室者,将右室流出道打开,对多余囊壁进行剪除处理,距窦瘤基底部大约0.2-0.3 cm的位置进行,后使用涤纶片补片对窦壁进行加固,另外的合并畸形给予同期矫正。术后患者当天使用皮下注射伊诺肝素0.01 mL/kg,q12 h,术后第1天起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5 mg/kg,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组对患者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其治疗方式主要为:对患者局部麻醉,进行右股动与静脉穿刺,Pig导管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造影检查,暴露出主动脉窦瘤裂口的形态与大小、主动脉瓣是否返流和分流心腔等,再使用导丝、导管与圈套器等建立一个经右股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窦瘤破口、右心房、下腔静脉与股静脉等的轨道,将输送鞘沿着导丝轨道穿过主动脉窦瘤破裂口至升主动脉,用适当大小PDA封堵器沿着输送鞘管推送至升主动脉,回撤输送鞘管并依次释放PDA两侧伞盘封堵破口。10 min后再次检查升主动脉根部造影,实时监测封堵的效果,冠状动脉开口的受累情况,观察残余分流的情况以及主动脉瓣的反流情况等。若患者无任意以上情况,释放封堵器。术后患者当天使用皮下注射伊诺肝素0.01 mL/kg,q12 h,术后第1天起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5 mg/kg,连续服用6个月。

1.3观察指标。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其中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残余分流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针对性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见表2。


\

 

3讨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我国临床较为少见的心外科疾病之一[4]。主动脉窦瘤破裂多发于东方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5]。主动脉窦瘤破裂前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一旦发生破裂,疾病将快速恶化发展[6-7]。因此,患者在确诊后需尽快接受治疗。以往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疾病唯一的治疗方式.随着我国近年来经皮介入封堵手术的逐渐兴起与临床应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3]。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对于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优于照组,且所有治疗组患者均采用了局部麻醉,围手术期无输血,仅1例患者穿刺点有轻微的血肿发生,综合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封堵成功率、残余分流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经皮介入封堵手术的治愈率更高。

对主动脉窦瘤破裂较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常规外科手术,该治疗方式对于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来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动脉窦瘤破裂后发病速度快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征,一部分患者常常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且常规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并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术中及术后或多或少会需要输血,手术切口的愈合及胸骨愈合时间较长,患者的胸廓稳定性得到破坏,术后恢复过程中潜在并发症较多。

经皮介入封堵术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进行右股动与静脉穿刺,使用右冠状动脉的导丝、导管与圈套器等建立一个轨道,将输送鞘放置在动脉导管未闭封的封堵器或者室间隔封堵器内,且围手术期无输血,而经皮介入封堵术后,患者仅需穿刺点加压包扎后下肢制动20 h,第2天即可下地活动,术后3 d绝多数患者可出院。与常规外科手术相比,经皮介入封堵术有患者无输血、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与花费少等优点,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更具有安全性与经济性。

经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封堵器械的研究进展,经皮介入封堵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主动脉窦瘤破裂治疗方式,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在国内一些大的心脏治疗中心,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绝大多数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可以通过介入封堵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示,经皮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经皮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手术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8]。

参考文献

[1]牛蕤,王诚,夏勇,等.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对比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1):9-12.
[2]肖家旺,朱鲜阳,王琦光,等.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的临床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3):127-132.
[3]张伟,齐卉,常春.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37-38.
[4]郭豪杰,杨军.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巨大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11):1752.
[5]邓毅权,王广阔,蔡丽霞,等.4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急诊手术的临床经验[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1):53-56.
[6]吴洁,黄洁清.1例右冠状动脉窦-右心室瘘封堵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7,12(1):152-153.
[7]张东,张春鹏,刘顺顺,等.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伴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2):190-192.
[8]斯晓燕,刘晓芳,王汉萍,等.CT引导下经皮肺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癌症进展,2017,15(3):290-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