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钙以及逐级加压弹力袜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作为筛选前提,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人群中抽取31例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干预,并设为观察组。在相同的时间段抽取另外31例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不予以预防处理,设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在预后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指标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改善幅度更大,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活动时间方面更为出色,数值方面床上活动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以及逐级加压弹力袜对妇科肿瘤患者予以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血流状态改善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逐级加压弹力袜;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
本文引用格式:孙利红.低分子肝素钙与逐级加压弹力袜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98,100.
0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2]。我院就低分子肝素钙以及逐级加压弹力袜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作为筛选前提,从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人群中抽取31例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干预,并设为观察组,年龄为40~78岁,平均为(54.21±0.21)岁。其中,子宫内膜癌占14例,宫颈癌占10例,卵巢癌占7例。在相同的时间段抽取另外31例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不予以预防处理,设为参照组,年龄为46~76岁,平均为(53.02±0.11)岁。其中,子宫内膜癌占15例,宫颈癌占11例,卵巢癌占5例。整理一般资料,患者上述信息数据对比显示差异细微可忽略,P>0.05,可进行公平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经影像学确诊为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在1 h以上;患者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为高凝体质;患者术前存在血栓病史;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在100×109/L以下。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不予以预防措施。
观察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干预,术后24 h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剂量为0.3 mL/次,1次/d,持续治疗5 d,治疗时间控制在10 d内,期间对患者血小板水平予以监测,若显示存在出血倾向,则停药予以治疗。同时在手术开始时予以逐级加压弹力袜干预:使用前对患者大腿根部周径、小腿最粗周径进行测量,依据大小对尺寸进行选择,外翻弹力袜,将两手拇指置入弹力袜内侧,四指将袜身抓住,将足部伸入,两拇指向外撑开,由四指和拇指将弹力袜拉至踝部,自脚尖至大腿依次回翻上拉,保持弹力袜贴身平展,维持拉伸均匀,卧床期间使用弹力袜。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存在疑惑进行说明和解释,疏导患者内心状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信息。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以及发病机制,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同时对患者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弹力袜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机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变化,记录和比较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
(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包括床上活动时间、初次下床时间,其中,床上活动时间为患者翻身或下肢活动开始至第1次下床,并予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由SPSS 19.0进行计算,采用2及t检验,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s),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占3.2%;参照组3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占12.9%。观察组在预后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观察组在指标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改善幅度更大,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在活动时间方面更为出色,数值方面床上活动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血流改变。因盆腔存在较多静脉,且静脉壁较薄,无筋膜外鞘,且膀胱、生殖器官、直肠之间静脉丛互为相通,因此容易导致盆腔淤血,降低血流速度;术后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受压,影响血流而导致血栓。(2)血液凝固性改变。肿瘤患者本身血液属于高凝状态,加之妇科手术操作复杂,容易导致盆腔血管受损,促进血小板凝聚,引起深静脉血栓。另外妇科手术促进血小板凝聚的同时释放凝血活酶,而术中因失液、失血促使血液粘稠增加,因此增加血凝倾向。术后禁食禁饮也促使血液浓缩,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血栓。(3)血管壁受损。下肢静脉内压上升,可导致血管内皮撕裂;肿瘤组织坏死后可产生内源性、外源性凝血活酶;影响血流;麻醉药物的应用对血管可产生作用,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栓;手术、感染科导致静脉壁受损。研究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患者下肢胀痛且伴有淤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血栓扩散,血栓脱落还可引起下肢功能障碍、肺栓塞,具有较大危险性。
逐级加压弹力袜是一种机械性预防血栓的方法,其压力梯度设计独特,符合人体静脉回流特点,通过适当压力协助血流回流,改善血流流动。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长效抗血栓药物,相比普通肝素,其进入机体后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且具有较高生物利用率,其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功能,发挥抗凝作用。
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在预后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指标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改善幅度更大,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活动时间方面更为出色,数值方面床上活动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以及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可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红利.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8,31(1):188-189.
[2]王凯,相元翠,栗浩然.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39-42.
[3]张翠华,王荧.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9):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