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20例,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实验组(10例,采用后腹膜入路手术)和对照组(10例,采用经腹腔入路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腹膜入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卢基万.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0引言
肾切除术是一种对于肾受到较为严重损伤的患者而进行的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一般常发生于交通事故或工伤导致的患者肾严重受损[1]。行此类手术患者的肾脏往往是由于遭受严重的碎裂伤、严重的肾蒂损伤、肾血管破裂、肾盂撕裂以及一些肾脏损伤的晚期并发症。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此类手术使用腹腔镜进行操作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具有对患者创伤较小,操作更为精细、手术时间较短等特点[2]。但对于肾脏切除术临床入路有两种方法,分别为经腹腔入路与后腹膜入路,但具体何种入路方法效果更佳尚不明确,因此本次研究就着重对比分析了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20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患有肾脏恶性肿瘤,并同意采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51.68±3.67)岁,平均肿瘤直径(8.04±1.07)cm;对照组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2.17±3.55)岁,平均肿瘤直径为(7.97±1.10)cm。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
1.2方法
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以及采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后腹膜入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腹腔入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实验组:将患者全身麻醉后,将其侧卧于手术台,并对患者的腰部进行适当垫高,方便手术操作,在患者腋后线肋部行手术口2~2.5 cm,并将患者腰背筋膜进行分离后,放置好气囊,并将气囊充气至适合手术操作。扩张完毕后,在患者腋前线肋的下部以及患者腋中的髂嵴处进行套管穿刺,并且与手术口处形成三点穿刺点,分别置入直径为5 mm套管1根与10 mm套管2根。并且根据患者生殖静脉为标志,寻找其输尿管,并以此为指引暴露患者肾脏动脉与静脉,游离完毕后,将肾脏完全切除取出。
对照组:将患者全身麻醉后,侧卧于手术台,并于其与肚脐呈水平的直肌外缘处、患侧的锁骨中线肋缘的下部以及髂前上端的约3 cm处设置穿刺点,并分别穿刺置入2根10 mm
套管与1根5 mm套管。在患者的肾脏下极处生殖静脉为引导,将患者输尿管充分暴露,并且向上分离肾脏的动脉与静脉,将肾蒂血管以及肾脏周围筋膜分离完全后进行肾脏完全切除并取出。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治疗后住院时间,并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患者手术后其出现肺部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膜后血肿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所有数据输入SPSS 14.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t表示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使用卡方表示研究中所有计数资料,若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差无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进行治疗是临床一种普遍认可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腹腔镜的运用能够以尽量少地对患者的伤害来进行手术,是一种较为先进有效的手术方法[3-4]。而对患者进行不同入路的腹腔镜手术其对于手术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均会造成不同的影响[5-6]。因此目前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尚存有一定程度的争议[7-8]。
在本次研究中即主要分析了经腹腔与后腹膜两种入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根据结果显示,使用后腹膜入路手术的实验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远低于使用经腹腔入路的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加快患者恢复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选择后腹膜入路手术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手术负担,加快患者恢复,同时保持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更有优势的入路方法。
综上所述,使用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handran Tanabalan,Avi Raman,Faiz Mumtaz.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How to minimise renal ischaemia[J].Arab Journal of Urology,2018,16(3):350-356.
[2]WangWenting,LiHui,LiYongwei,et al.Metachronous metastasis to contralateral retroperitoneal adipose tissue after radical nephrectomy: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9,47(2):1035-1042.
[3]黄仁胜.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8,40(8):917-920.
[4]雷永华,薛炜,桑楠,等.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2):122-125.
[5]张亮,莫乃新,吕忠,等.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7,12(6):744-746.
[6]李腾飞,任选义,张雪培,等.经腹腹腔镜肾肿瘤根治术中肾动脉定位的两线一面技术[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6):1167.
[7]方遒,肖暉霞,张梅芳.经腹腔与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19-1220.
[8]刘平辉,汤海龙,王凡.完全经腹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肾盂癌和输尿管癌1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493-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