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凝血功能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PT、APTT、TT以及Fib等凝血指标中略微优于对照组患者,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护理脑出血手术患者过程中使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出血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季文.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66-367.
0引言
脑出血手术是近年患病例数较为攀升的脑血管疾病,此类疾病在临床之中具有起病急,病程发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是极为严重的疾病。目前治疗此类疾病通常是使用手术进行干预,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技巧极快,但是手术毕竟对于患者具有一定创伤,在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患病后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进行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1-2]。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2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35~75周岁,平均(60.25±4.12)周岁,出血量34~131 mL,平均(65.05±10.64)mL;观察组中2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36~74周岁,平均(60.39±4.09)周岁,出血量32~132 mL,平均(65.91±10.19)mL,P>0.05,本次入选患者需排除伴随存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时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患者治疗之后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1)健康教育,由于脑出血疾病特点发病极快,在短时间内病症达到顶峰,对于患者影响极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之中很多家属是没有应对能力的,甚至可能手忙脚乱帮倒忙的表现,因此入院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以及家属脑血病症的概述、基本应对方式以及常见并发症,并且告知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可能,增加对于病症的重视以及防御。(2)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需要使用较为宽松的衣物,针对下肢需要穿着特制的弹力袜没减少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可能,在卧床静休的过程中需要定时进行体位变换,减少褥疮出现,增加肢体的血液循环能力,治疗后应当使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加肠胃功能的蠕动,减少便秘可能。(3)康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康复活动必须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在卧床静休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及家属应当进行肢体的按摩,进行被动运动,然后在患者能够进行活动后才增加患者的主动活动,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当保障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性为主。(4)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患者下肢的颜色、温度,并且定期进行下肢周径的测量,如若周径增加极为明显需要即可进行彩超检查,观察具体情况,必要情况应当告知主治医师后进行药物干预。
1.3效果判定
护理人员应当对于患者护理后的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以及Fib(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进行测量,并且使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3-4]。
2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PT、APTT、TT以及Fib等凝血指标中略微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3讨论
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会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影响下肢血液正常流动情况;并且通常需要使用甘露醇或者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药物原因会刺激患血管壁,增加血小板凝聚可能;还有部分患者在反复呕吐的过程中会致使水分流失,增加血液粘稠度,以上因素均是脑出血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因此从此角度进行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5-6]。
本次研究选用了集束化护理进行脑出血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这是在常规护理之中的延伸,是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特点,特别指定护理方案。集束化护理是循证护理的集合,常用于危、急、重症的护理之中,是多种护理方式的集合,从根本上保障了护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7-8]。在本次集束化护理之中分别从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康复护理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四个方面进行极具极强的针对性,首先让患者以及家属了解病症,增加后期所有护理工作的支持以及依从性,然后才一次进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是预后保障的基本,是改善患者基本功能的基础,然后才是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特殊护理干预[9-10]。
综上所述,使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抑止并发症的出现,保障患者血凝功能,值得在临床之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莫秀清,甘宝三,叶娟娣.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11-113.
[2]克力斯坦·夏依扎提.早期活动锻炼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健康之路,2017,1(4):124.
[3]Ying Huang,Chunmei Wang,Yi Zhang,et al.Incidence of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Coagulation Status in Severe Patients after Thoracic Surgery[J].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2018,21(11):864-867.
[4]穆景颂,倪朝民,吴鸣,等.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2):906.
[5]李燕怡,郭金燕,王晓辰.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7):159-161.
[6]Siddiqui NA,Sophie Z,Zafar F,et al.Predi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A case-control study[J].Vascular,2017,25(1):10-18.
[7]王建华.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8,1(A01):100-101.
[8]汪岩,汪鑫,龚西平,等.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抗凝治疗的评价[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10):657-660.
[9]陈玉艳,尹丽丽,臧正明.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及对SF和SP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6):867-872.
[10]Liu SK,Song YL,Ding WY,et al.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lower-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lumbar fusion surgery:a retrospective study[J].Oncotarget,2017,8(68):112720-1127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