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8 08:5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我院收治的1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及15例表现相同的其他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观察其好发部位、滑膜增生、骨侵蚀、腱鞘炎、痛风石、双轨征、结晶形成以及彩色多普勒下血流地显示情况,通过总结分析了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在好发跖趾关节中的超声表现。结果实验组痛风石、双轨征及结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侵蚀及腱鞘炎在非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痛风石、双轨征及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为85.00%,敏感性为51.00%。结论超声表现痛风石、双轨征及结晶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诊断意义,其主要发生于跖趾关节,肌骨超声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有效。

关键词:肌骨超声;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跖趾关节;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徐新辉,张晨颖,孟昭凤.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96,200.

0引言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类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过多致使血尿酸水平超标,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骨、关节腔、肌腱及软组织引起的炎性改变。近年来,随生活水平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本研究通过对已诊断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分析声像图表现及好发部位,从而探讨肌骨超声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1]。

\

 
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8月在我院收治的1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平均年龄35.8岁及15例表现相同的其他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28~71岁作为研究对象。将1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15例其他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变关节进行超声诊断检查。

2超声诊断方法

2.1肌骨超声仪器


选用日立阿洛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骨骼参数,利用7.5 MHZ的线阵探头进行肌骨超声检查。

2.2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由同一医师进行超声检查,患者采取坐位,检查患者相应发病关节(踝关节、膝关节或腕关节),观察其滑膜增生、骨表面、关节软骨及肌腱病变情况。

2.3图像解读

通过灰阶超声检查每个相应关节,观察其滑膜增生、骨表面、关节软骨及肌腱病变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测量滑膜血流的情况从而评判炎症程度。骨侵蚀、滑膜增生、痛风石、双轨征、腱鞘炎及结晶情况分为存在与不存在,血流情况分为无异常血流及存在异常血流。

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评价超声诊断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来计算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各个表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患者受累关节检查情况


实验组患者共检查38个关节,其中踝关节9个、第1跖趾关节16个、第2跖趾关节6个、第3跖趾关节3个、第4跖趾关节3个、第5跖趾关节1个;对照组患者共检查39个关节,其中腕关节7个、膝关节5个、指间关节23个、踝关节1个、跖趾关节3个。

4.2两组患者超声表现比较

实验组出现滑膜增生29例、痛风石8例、双轨征5例、血流情况23例、结晶13例及痛风石、双轨征及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1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痛风石、双轨征、结晶及痛风石、双轨征及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腱鞘炎7例,明显高于病例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下表1。


\

 
4.3敏感性、特异性等的诊断价值

对于所有表现的诊断价值中,所有情况的特异性均高于80%,而敏感性检测中,痛风石、双轨征、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的敏感性较高,详见下表2。


\


5讨论

经研究证实,痛风性关节炎越是早期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越是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往其他影像学及关节腔穿刺检查均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但X线仅在中晚期发生骨损害后可见受累关节、软骨有类圆形缺损,对病变早期关节腔内尿酸盐的析出显示欠佳,故其一般多用于评价晚期的病变。CT能显示骨质内的病变及痛风石,但对关节腔内病变显示不满意,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对比度差。MRI能显示痛风性关节炎的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痛风石等表现,无法显示未发生骨损害及炎症前的点状尿酸盐结晶沉积,且价格昂贵,扫描时间长,临床不易作为常规检查。临床上关节腔穿刺可以准确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但由于操作复杂,具有创伤性,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不易实施检查[2]。

肌骨超声可以对多个关节进行无创检查,常用于诊断或评价关节、软组织的病变程度,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测量关节腔积液量、增生的滑膜厚度,并根据血流情况评价炎症活动的分期。在痛风性关节炎进展期观察软骨表面双轨征及痛风石形成的部位,评判骨侵蚀的程度,早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或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提高预后情况。

在本研究中,病例组双轨征,痛风石,结晶,痛风石、双轨征、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的发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腱鞘炎更高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超声中痛风石、双轨征、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85.00%,敏感性为51.00%。在肌骨超声检查中,出现痛风石、双轨征、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另在病例组1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中,所有痛风性关节炎特征性表现均以跖趾关节发病率最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表现主要出现在第1跖趾关节,以滑膜增生及关节腔积液较为多见,而X线及MRI难以精确显现滑膜及软骨的改变。肌骨超声能准确诊断其在跖趾关节中的表现,并可以多次重复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肌骨超声还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无禁忌证、廉价等诸多优势,其已经成为辅助风湿免疫科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肌骨超声检查中,出现痛风石、双轨征、结晶一个或以上表现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肌骨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是一项敏感且有效的检查诊断工具。

参考文献

[1]张琰,张红,郭军华,等.肌肉骨骼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04-307.
[2]王楚彬,林腾,郑宝群,等.痛风性关节炎的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7):823-8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