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中的病理特点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7:42: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中的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均在术中采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予以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也采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予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入选患者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病理特点以及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比病理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差异不明显(P>0.05);入选患者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颜色均呈现为灰白色或灰色,质地硬且组织为结节状,部分标本有囊性特点,并且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瘢痕化、纤维化以及点状钙化现象,组织边缘的形态不清晰,甲状腺邻近部位有明显的浸润情况。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采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判断患者具体情况,明确患者的病理特点,以便于临床医师依据诊断结果为其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常规切片;冰冻切片;病理特点

本文引用格式:徐顺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中的病理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99,101.

0引言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作为一种亚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瘤,其直径不超过1.0 cm,现阶段临床对于此病的首选方案为手术治疗,但由于病灶体积较小,术前采用影像学技术予以诊断较难,导致准确率不高[1]。故对于此病在手术治疗前需要采用病理组织检查方式来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而调整出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病理组织检查方式包括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在诊断该病上准确率极高[2],但其制作时间过长,而冰冻切片制作时间较短,但对于其诊断价值上还存在较多争议。鉴于此,本次研究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予以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旨在观察其诊断效果及病理特点,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5~76岁,平均(46.78±2.40)岁,病灶直径0.6~3.4 mm,平均(1.95±0.36)mm。纳入标准:(1)首次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2)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10 mm;(3)病历资料完整;(4)术前完成超声检查及甲状腺血清学检查;(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6)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肿瘤最大直径超过10 mm;(2)存在其他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3)术前服用过对甲状腺功能有影响的药物;(4)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既往存在甲状腺手术史及甲状腺遗传史。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予以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全切术治疗。术中需将切除的病理组织送至实验室予以检查,对送检病理组织的重量及体积进行测量,并将其制作成厚度约为3 mm切片,从多个切片中明确疑似为病灶部分[3]。冷冻切片机器温度需调整为零下20℃,之后将疑似病灶部位放置在冷冻切片机器中予以冷冻处理3 min左右,冷冻处理后的切片标本需将厚度处理为5µm,并使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剂予以染切片色处理[4],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切片性质、颜色、内部特征以及结构等详细观察。术后对入选患者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组织予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并将其作为病情诊断的金标准。

1.3观察指标

瑞入选患者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病理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比石蜡切片与冰动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的病理特点


经过病理组织检查后,发现其病理组织颜色多呈现为灰色以及灰白色,质地硬且组织为结节状,部分患者病灶组织有囊性特点。大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瘢痕化、纤维化以及点状钙化现象,其组织边缘的形态较为模糊,并且甲状腺邻近部位有明显的浸润情况。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中伴有间质硬化8例(80.00%),伴有往其他组织浸润9例(90.00%),伴有乳头状特征8例(80.00%)。

2.2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组织检查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情数据见表1。


\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中,由于此病病灶发展较为缓慢,且癌细胞会通过腺内淋巴结管发散到颈部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的改变及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呈现久居不下现象,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由于其病灶直径在1.0 mm以下,也被临床称之为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瘤[5]。

由于其病灶体积较小,若是在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难以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因此目前临床多是以石蜡切片病理组织检查为诊断标准,其病情诊断准确率极高,不过此方法需要较长的制片时间,因此也需要考虑到其他检查方法。本次研究发现,采用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组织进行检查,相比起石蜡切片无明显差异,其诊断准确率达到了100.00%,这与刘丽云[6]等人研究报道结果趋于一致,可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冰冻切片具有耗时短、操作间接等优点,而在本次研究中在冰冻切片病理组织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可明显见到乳头状结构[7],一些患者病变组织会呈现为间质凸起状态,或是上皮细胞遮挡覆盖住乳头间质现象,故临床医师不可完全按照乳头状结构对此病予以判断,需要结合病灶组织的轮廓、区域以及患者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采用常规切片及冰冻切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邵水丰,郭新海,赵臣银,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8,203(2):178-179.
[2]Zhou XY,Qi HE,Wang J,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compared to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not otherwise specified[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Treatment,2017,24(19):1366-1372.
[3]李涛,魏世东,孙劲文,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11):843-845.
[4]王海玮,柴丽丽,杨国青,等.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及延迟原因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10):83-85.
[5]Pang T,Huang L,Deng Y,et al.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ultrasonography,strain elastosonography,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Plos One,2017,12(12):e0188987.
[6]刘丽云,张志勇,胡月明,等.甲状腺疾病术中冰冻及石蜡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与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2):295-298.
[7]程相阵,王鹏,王保强,等.结节性甲状腺肿意外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8):165-166.
[8]李威威,王林,曾理,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5):327-3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