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且均通过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临床上予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为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另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临床上予以缬沙坦,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数值显示观察组为93.8%,高于参照组的77.0%,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数值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降幅大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数值显示观察组为1.8%,低于参照组的10.6%,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李琳.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32,136.
0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上升,即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且伴有心脏、肾脏、脑血管等器质性损害或者器官功能性损害[1-2]。患者若血压得不到控制,可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主要分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上升显著且无明确诱因,其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存在联系,受之影响导致患者血管、心脏功能性、结构性出现变化[3-4]。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情况下单一用药难以控制血压,因此我院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且均通过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共226例,其中113例设为参照组,实施缬沙坦治疗;另外113例设为观察组,实施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参照组男/女为67例和46例。年龄上下限为54岁、83岁,平均值为(66.08±0.17)岁。病程上下限为1年、11年,平均值为(6.33±0.15)年。观察组男/女为66例/47例。年龄上下限为51岁、88岁,平均值为(65.12±0.21)岁。病程上下限为1年、10年,平均值为(6.21±0.21)年。两组患者信息资料比对显示无明显差异,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器质性疾病;患者存在严重高血压并发症;患者对实验药物过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训练,告知患者规律作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参照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剂量为80 mg/次,以口服方式给药,1次/d。药物产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040217。
观察组患者联合缬沙坦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缬沙坦治疗方法与参照组一致。同时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剂量为30 mg/次,以口服方式给药,1次/d。药物产自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J20040031。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显效:预后显示患者舒张压降幅在10 mmHg以上,收缩压降幅在30 mmHg以上,且患者血压恢复正常;(2)有效:预后显示患者舒张压降幅在10 mmHg以下,收缩压在10 mmHg以上,且患者血压未恢复正常;(3)无效:预后显示患者血压数值变化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
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变化,并开展比较。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其中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2(或t)执行,采取率[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总有效率数值显示观察组为93.8%,高于参照组的77.0%,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血压数值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降幅大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数值显示观察组为1.8%,低于参照组的10.6%,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慢性疾病中的常见病,以动脉压异常上升为主要特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受病情影响,容易出现血管、心脏等多器官系统病变,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需要加强对血压的控制[5-6]。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较多,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属于长效的降压药物,其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还可使动脉血管平滑肌张力下降,增加血流量,预防血管痉挛。相比其余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对脏器的损害性较轻,是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
硝苯地平控释片安全性理想,然而长期治疗可出现耐药性,还可引发其余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多以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物,进入人体后可阻断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的结合,使血管紧张素Ⅱ合成受阻,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产生的收缩作用,实现扩张血管,同时还可对血儿茶酚胺、醛固酮进行抑制,实现降压。另外,缬沙坦可对外周血管运动进行抑制,促使一氧化氮、前列环素释放,使血压变异性下降,实现24 h平稳降压。缬沙坦对左心室肥厚也有抑制效果,可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7-8]。
我院研究得出,总有效率数值显示观察组为93.8%,高于参照组的77.0%,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数值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降幅大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数值显示观察组为1.8%,低于参照组的10.6%,数据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两者互为协同,可平稳控制血压水平,对靶器官有保护效果,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瑜瑾,陈灿映.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5):71-72.
[2]牛寿增.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2):61-62.
[3]田广勤.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1-13.
[4]梁华添,陈云玉,张伟宁.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7,19(1):104-106.
[5]穆浩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大医生,2017,15(1):25-27.
[6]袁丽英.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15.
[7]倪光.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22-23.
[8]魏威,吴艳丽.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7,15(1):85-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