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6 10:24: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者38例,通过随机法分为19例常规组与19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接受高速牙钻去腐技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龋齿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微创去腐技术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微创去腐技术;龋齿;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刘姜.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45-46.

0引言

龋齿又可被称为蛀牙或虫牙,属于医院口腔科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该疾病多由细菌感染所引发,如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在病情进展后会形成龋洞,最终会导致完全破坏并消失[1]。目前临床上针对龋齿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高速牙钻去腐技术较为常见,但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可知,该治疗方法具备一定局限性,因此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的微创去腐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者38例,通过随机法分为19例常规组与19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为18~52岁,平均(31.74±7.88)岁;实验组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为19~50岁,平均(30.15±8.07)岁。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后确诊为龋齿;②首次就诊且无牙髓损伤;③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高速牙钻去腐技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采用高速球钻对龋齿完成去腐备洞处理,再清除龋洞表面无机釉,并构建化学去腐通道,对龋齿病变部位进行切除,以尖锐探针无法刺入牙本质为止;待腐物被彻底清除后,即可将备洞进行填充处理。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首先对表层无机釉进行彻底清除,待去腐通道建立后完成干燥处理,将准备好的混匀伢碘凝胶注入至龋洞内,并使伢碘凝胶混合物能够与龋洞内各部分进行充分接触,在完成30 s注入后待龋坏牙本质软化,即可使用专业工具对龋齿进行旋转刮挖处理。完成后再次向龋洞内注入伢碘凝胶混合物,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待反复操作3~5次后,以伢碘凝胶混合物无浑浊作为标准。对龋洞完成常规清洗与消毒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龋洞进行填充,最后于表面涂抹凡士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标准为:①显效:经过治疗后,龋洞填充物无松动情况,牙齿无疼痛感;②有效:经过治疗后,龋洞填充物无松动情况,但有一定不适感,牙齿存在轻微疼痛感;③无效:治疗前后疼痛感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3讨论

龋齿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是一种口腔内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引发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2]。龋齿具有发病率高且分布广的特点,在病情进展后可继发为根尖周炎及牙髓炎,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牙槽骨及颌骨炎症。龋洞在不经过针对性治疗的情况下,无法自行愈合,其最终只能导致牙齿丧失。

目前临床上针对龋齿的治疗以高速牙钻去腐技术较为常见,但该治疗方法会使牙体变薄,并损伤正常牙组织,导致机体抵抗能力减弱;同时该方法还会对患者造成较为强烈的疼痛感[3]。由于高速牙钻去腐技术局限性较大,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需尽早接受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微创去腐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龋齿的临床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具有创伤小、精准度高、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治疗中所使用的伢碘凝胶具有特殊生物学原理,可有效促进龋洞内病变坏死组织软化,再辅以专业性工具进行刮除处理,可有效清除龋坏组织[4]。此外,微创去腐技术可有效避免刮除过程中所缠上的粉尘、气雾及噪音,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通过研究可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9%,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龋齿临床治疗中,通过微创去腐技术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感,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芳,岑琼,周盛斌.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9):145-146.
[2]周光英.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26(4):111-112,115.
[3]陈伟,黄舜敏,杨华瑾.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的治疗效果评定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1549-1550.
[4]徐婷婷,李双双.分析龋齿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0):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