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1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与奥曲肽均对消化道出血有一定治疗效果,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明显缩短出血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奥曲肽;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范志宏.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87,190.
0引言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部分患者是由于消化道自身的炎症引发的,部分患者是因为外伤等机械性损伤引发,病因复杂多样。消化道出血量少的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1];出血量较大时一般会出现心慌、口干、头晕等症状,患者的脉搏与血压出现变化,甚至伴有黄疸、呕血等症状。现阶段,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采用药物止血的方式,常用泮托拉唑、奥曲肽、奥美拉唑等药物。泮托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止血效果较好。奥曲肽属于八肽环状化合物,其药理作用较多,例如抑制胃酸分泌、减弱胃动力等。为了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本文选择某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53人。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9.5±3.1)岁;其中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出血性胃炎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50.9±3.6)岁;其中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出血性胃炎1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2)符合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均在24小时内就诊者。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者;(2)存在其他器质性病变者;(3)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者;(4)需要手术治疗者。本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173,40mg),一次40mg,临用前将其注入10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续治疗一周。同时,给予患者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H20100101,1mL:0.1mg),将0.1毫克的奥曲肽静脉缓慢推注。之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1.8毫克,连续治疗一周。
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173,40mg),一次40mg,临用前将其注入10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续治疗一周。
1.3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质指数、胃液PH值、出血时间、输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24小时内未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血红蛋白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仍出现呕血症状,但症状在72小时内消失,血红蛋白指数回归正常范围内视为有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在72小时内无任何变化,且血红蛋白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视为无效[2-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整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2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等指标无任何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等指标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输血量、出血时间分别为(112±10.57)g/L、(5.96±0.63)、(140.82±16.03)mL、(15.90±4.36)h,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如表2所示,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1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患者多表现为呕血、心慌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死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多样,总体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不大的患者,药物等保守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药物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是常见的治疗药物,泮托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的分泌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文献报道[4],泮托拉唑还可以抑制蛋白酶的生成,对血块溶解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泮托拉唑在弱酸条件下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更为稳定,其特点是在代谢过程中不易与细胞色素P450作用而氧化失效,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7倍。奥曲肽可以减少门静脉的血流量,可以进一步控制胃液反流现象。与此同时,奥曲肽可以促进血小板凝聚,其半衰期比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长十倍以上,药物较为持久。
在本研究中,患者采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后,其胃酸PH值发生了变化,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胃酸PH值为(5.96±0.63),且患者的出血时间更短,输血量更少,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在强酸环境下,凝血功能会得到抑制,出血现象会加剧,所以合理提高胃液PH值能有效地避免血块溶解,对保护患者胃粘膜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等指标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血红蛋白指数、胃液PH值、输血量、出血时间分别为(112±10.57)g/L、(5.96±0.63)、(140.82±16.03)mL、(15.90±4.36)h,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1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对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兰富.奥曲肽联合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04-105.
[2]宣王益,邱奕.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7,13(A01):248-249.
[3]黄鹏.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127-128.
[4]陶彦春.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28):101-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