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7:04: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58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研究组(29例,使用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29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芪、丹红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

本文引用格式:贾广林.观察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5-16.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angqi and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JIA Guang-lin

(Long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ngxi,Gan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Huangqi and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8 were enroll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29 cases,using Huangqi and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and control group(29 cases,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hil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 academic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Astragalus and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and has a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has good efficacy and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Huangqi and Danhong inje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0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是俗称冠心病,其主要由于患者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受到阻塞,血液流通不畅,引起患者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情况[1]。而心绞痛即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以男性患者居多。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循环衰竭等原因均可导致人体患病[2]。临床治疗此症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与一般治疗为主,强调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扩张冠状动脉,并辅以充分休息进行治疗[3]。此种方法虽可起到一定效果,但实际运用中难以达到预期。而我国中医可通过针灸与中药,消除患者血瘀,调节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观察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1.93±2.07)岁,平均病程为(5.72±3.37)年;对照组患者29例,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0.71±2.13)岁,平均病程为(5.41±2.93)年。所有患者症状表现,均为劳累过度性心绞痛、全身乏力、胸闷、气短。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相互比较。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对研究内容知悉,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给予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对照组:患者收治入院后,使其尽量卧床休息,并给予其阿司匹林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111)温水口服,1片/次,6 h给药1次,1 d内不超过4片。给予患者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珠海同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288),20 mg/次,2次/d,持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总共为患者持续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收治入院后,充分卧床休息,并给予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9)静脉滴注治疗,将黄芪注射液20 mL溶于250 mL 0.9%浓度氯化钠溶液中进行滴注。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进行静脉滴注,将其20 mL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滴注。持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总共为患者持续治疗2个疗程。注意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时,若患者患有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或肺肾功能遭受损害的情况,则禁止进行上述治疗,应采用常规一般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治疗效果使用我院自制治疗效果调查表进行调查,有效:

治疗后患者好转明显或痊愈;一般:治疗后患者有一定好转,但并未痊愈;无效:治疗后患者无好转。治疗有效率=(有效+一般)/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比较患者出现头晕、晕厥、呕吐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所有数据输入SPSS 18.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卡方检验和(%)表示此次研究中的所有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均较低且相差无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结论

患者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后,根据具体疼痛症状不同可分为典型心绞痛症状以及非典型心绞痛症状[4-5]。前者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骨体处压榨性或是闷胀性疼痛,此种症状发作患者痛苦程度较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约为5 min以内,少见持续疼痛超过15 min患者。而非典型心绞痛主要疼痛范围较广,可由患者胸骨下段至其颈部以及下颌处。但此种疼痛持续时间依旧较短,并同时引起患者胸闷、不适等症状[6-8]。

心绞痛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并且多见于男性患者,主要由于在此年龄段人群,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身体长时间处于过度劳累及休息不足的情况,因此较易发生心绞痛[9-11]。

因此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对于此症的临床治疗常使用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应用[12-14]。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即需进行充分卧床休息,因劳累过度将会引起患者出现心绞痛,而在停止活动后,即可较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15-16]。同时给予患者冠状动脉扩张药物,使动脉血管内径扩大,血液流通顺畅并降低阻力,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以达到治疗心绞痛的效果。但由于此类治疗手段,虽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

我国中医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解,将其主要归于“心痛”或“厥心痛”的范畴。针对此类病症原因与发病特点进行中医治疗,即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表现。通过黄芪、丹参、红花、川芎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促进心肌新陈代谢并提高心肌的抗缺氧能力,以此缓解患者体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通过黄芪提炼而制成的黄芪注射液即可较为有效地作用于患者,活血化瘀、疏通理气。而丹红注射液同样可起到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升药物效果,达到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使用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在保证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下,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使用黄芪、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Gok Murat,Kundi Harun,Kiziltunc Emrullah,et al.Endocan Levels and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A Pilot Study[J].Angiology:the Journal of Vascular Diseases,2018,69(1):43-48.
[2]焦娟芳.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药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9):53.
[3]王磊,匡旭东.氯吡格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0):2980-2983.
[4]吴佳涛,王凯欢,吴嘉瑞,等.基于Meta分析的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9):1166-1169.
[5]杨园园,赵国良,李达,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0):1323-1326.
[6]王海芳,曹情雯,王娜娜,等.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1):22-27.
[7]毕鹏.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4):76-79.
[8]赵学梅,徐卉,徐国良.丹红注射液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3):438-441.
[9]赵国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2):61-62.
[10]王媛.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5):94-95.
[11]金龙,吕雅丽,成蕊宁,等.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电图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32):18-19.
[12]陈波,张金盈.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4):664-665.
[13]陈寅萤,王忠,南景一,等.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20):223-228.
[14]张妍.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2.
[15]刘红英.丹红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177-178.
[16]客蕊,王明利,佟蕊,等.中药复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435-4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