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卒中后虚性便秘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中医治疗组予以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常规西药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治疗1疗程和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疗程和6个月后,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卒中后虚性便秘,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灸;腹部按摩;卒中后虚性便秘;护理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董艳伶,孙红丽.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卒中后虚性便秘的临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16-317.
0引言
便秘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气虚型卒中后便秘是一种由于人体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症状。中医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是一种中医临床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虚性便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对此,本文将对近年我院中医针灸推拿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开展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虚性便秘方面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虚性便秘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56~87岁,平均(71.0±8.4)岁;卧床时间38~92 d,平均(63.2±7.1)d;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常规西药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行常规治疗,中医治疗组行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两组性别、年龄、卧床时间、便秘等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缺血性脑卒中和TIA中国诊断及治疗指南》[2]关于脑卒中诊断标准和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病程均超过30 d;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入恢复期但病程不少于30 d患者、不能明确诊断患者、除脑卒中后的便秘患者、实性便秘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有既往便秘史、合并导致便秘的器质性疾病、意识障碍者、言语理解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史、合并严重感染者。
1.4方法
常规西药对照组予以常规预防便秘措施,如合理调整膳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养成排便习惯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治疗[3-4]。
中医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具体操作如下:选取神阙、天枢为主穴,中脘、气海、关元为配穴。点燃艾条一端放入艾条盒,凹型艾条盒适用腹部较胖患者,平底艾条盒适用于腹部平坦的患者。艾条盒对准施灸穴位,直接熏灸局部。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灸15~20 min,连续7 d为1疗程。腹部按摩操作:指导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位,护士双手叠加于腹部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全腹,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次5 min,每日2次。
1.5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疗效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1.6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1疗程后疗效观察
治疗1疗程后,中医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观察
随访治疗6个月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中医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中医治疗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气虚型便秘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病,约占发病率的1/3以上。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卧床卒中后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可达90%以上,卒中后患者便秘后极易因用力排便导致脑血管再次出血,造成卒中复发,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5]。中医认为,气虚型便秘因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造成。临床症状为排便次数好少,虽有便意,如厕时却难以排出,传统临床治疗常用润滑性泻剂、盐类缓泻剂药物治疗,易造成胃肠胀气、腹痛腹泻,停药后症状未能缓解[6]。
祖国传统医学对气虚型便秘治疗以疏利气机、调理脏腑为主要治疗原则,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熏烤,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实验证明,神阙、天枢穴能够改善提升肠道功能,中脘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气海穴可利下焦、补元气,关元穴可补肾培元、温阳固脱。艾灸此穴位可消除和减轻肠道功能失常导致的便秘症状,对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具有显著作用。腹部按摩是通过中医推拿方法对患者的腹部不断施加压力,加快胃肠蠕动,起到行气导泻、润肠通便的功效[7]。腹灸联合腹部按摩,可充分发挥中医整体护理的功效,两者相互协同,共同促进,有效提升疗效,安全高效,经济方便,临床效果显著[8]。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的治疗1疗程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5,说明腹灸联合腹部按摩可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的病症,促进排便,治疗效果好。随访中医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5,说明腹灸联合腹部按摩对便秘改善效果持久有效,副作用小。中医治疗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0.05,说明对气虚型便秘行中医护理的满意率较高。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虚性便秘患者行腹灸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可有效减少便秘病症的发生,应用中医方法与便秘常规护理相结合比较传统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服用缓泻药所产生的不适感和毒副作用,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少。
参考文献
[1]吴海洋,王颖,王海涛.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便秘6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2):67-70.
[2]HUANG Suqin,TONG Qiaowei.Relativity between constip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J].China Modern Doctor,2014,8(34):129-132.
[3]Tutanc M,Altas M,Yengil E,et al.Pituitary apoplexy due to thyroxine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J].Acta Medica Indonesiana,2013,45(4):306-311.
[4]唐江岳,向桃,杜辕滨,等.基于“脑-肠-菌轴”的“针-膏-摩”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9,47(2):108-111.
[5]冷孟桐,王剑,刘韬,吴等.针刺胃肠俞募穴对卒中后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2):178-182.
[6]马春芳,尹丽丽,田秀燕,等.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41-144.
[7]王敏霞,任海燕,朱靖.艾灸配合大黄贴敷神阙穴干预脑卒中后便秘疗效分析[J].新中医,2017,49(11):118-120.
[8]黄洁梅,莫敏.隔姜灸神阙穴配合腹部按摩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151-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