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治未病”从饮食预防大肠癌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09:29: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其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复杂性疾病。不节制的饮食、五味偏嗜的饮食以及不干净的饮食加剧大肠癌变的可能;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出发,分析不健康饮食对大肠癌产生的影响,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预防大肠癌产生及其癌前病变,倡导健康饮食的理念。

关键词:大肠癌;饮食;治未病

本文引用格式:张海山,冯岚岚.“治未病”从饮食预防大肠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74.

0引言

大肠癌是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日益增高,在全世界,其新发病例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位及第2位,死亡病例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在我国,发病例数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死亡病例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5位及第4位[1]。现其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愈发明显威胁生命健康。其高发病率与饮食、环境、情志及家族遗传等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2-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关键。在中医,大肠癌无特定的专属名称,可以归属于“肠蕈”、“积聚”、“脏毒”、“锁肛痔”、“下痢”等范畴。病位在肠涉脾及肾,病性虚实夹杂,早期偏实,后期偏虚;然而,其本质是阴阳失调,正气亏虚,以脾肾亏虚为主[4];标实以湿热瘀三者互结为主兼加气滞;饮食因素是湿热瘀三者产生的重要病因之一,也是做好大肠癌预防的关键环节之一。

\

 
1饮食失宜,疾病丛生

饮食水谷的摄纳与吸收是维持生命运行必要的支撑。饮食水谷,皆赖脾胃运化,《素问·厥论》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注四傍。”但饥饱不调,毫无节制、恣意嗜食寒热的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偏嗜饮食及不干净的饮食等俱都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失司,饮食停滞肠中,久而蕴成癥瘕积聚,增加大肠癌的发生以及癌变可能。

1.1饮食不节

饮食过饥或过饱、寒凉或温热,久生病变。《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过饥则生化乏源,正气亏虚,无力御邪;《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饱则食积中阻,不易运化,损伤脾胃,疾患丛生;《景岳全书·反胃》曰:“纵食生冷,败其真阳……致损胃气而然。”寒凉饮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疮疡经验全书》曰:“食五辛炙煿等味,蓄毒在内,流积为痈。”温热饮食,则肠胃积热,易生癥瘕积聚。故饥饱失宜、寒温不次,加至邪气,蓄积留止,乃起大聚。

1.2饮食嗜味

《素问·五藏生成》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酸、苦、甘、辛、咸,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嗜味久偏,易致某脏偏盛,导致气机紊乱,运化失调,津液运行不畅,经脉闭阻,久则积聚生成。

1.3饮食不净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曰:“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不可食之。”饮食不净,进食污染变质、陈腐等食物,则致脾胃失键,运化失调,蕴结肠中,久则生湿、化热、化瘀,蕴毒成积。

2调整习惯,合理结构

大肠作为空腔器官,上承胃、小肠的食物糟粕,下连肛门,通达外界,是传化糟粕,主津液的“传导之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易损伤脏腑,导致气机失调,津液失司,内生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加之外邪侵袭,致使大肠传导不利,毒结肠道,癌变乃生。调整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结构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良好的运行,尤其在大肠中作用更大。《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宜不饱不饥,清淡不腻,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合理的饮食结构:五味平衡,荤素适宜,不偏不倚;辅以清洁干净的饮食品质。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饮食有节……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故健康的饮食能够减少大肠病变的几率[5-6],预防肠癌的发生,使人生存而长寿。

3未病先防,降低癌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崇高追求,期望在未病之时,掐源截流。随着医学的发展,虽说恶性肿瘤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着诸多问题无法解决,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未病先防的治疗理念凸显出了其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肠癌这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饮食因素的改善与调整是预防大肠癌发生的关键一环,也是易行、能行、可行的,能够降低肠癌发病率,抑制癌变的可能,减少疾患的痛苦,提高健康的生活品质[7]。

4小结

大肠癌的病种特性决定了短时间内,医学技术无法攻克治疗难关,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中,高危因素之一饮食合理调整与控制的地位尤其明显;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干净卫生的饮食品质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及癌变,甚至是整个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饮食习惯的调整非一夕之功,饮食结构的改善也不是一蹴而就。同时,大肠癌的发生也不仅仅是单一因素饮食的作用。不管如何,健康的饮食理念和追求需要倡导并坚持。

\

 
参考文献

[1]陈万青,孙可欣,郑荣寿,等.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01):1-14.
[2]宋美璇,李显蓉.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9):1153-1156.
[3]徐玉彬,张培建,王超臣.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5):2912-2915.
[4]唐琪琳,杨帆,王学岭.大肠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概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01):216-219.
[5]赵颜昉.论肠癌的病因与膳食纤维饮食养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56-258.
[6]高仁元,吴磊,黄林生,等.结直肠癌患者饮食结构特征及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7,6(02):102-107.
[7]陶灵佳,靖琳,臧明泉,等.中医“治未病”与结直肠肿瘤的防治[J].吉林中医药,2018,38(08):897-9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23.html
本文标签: 大肠癌 ,饮食 ,治未病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