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7 15:09: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临床药学的工作开展也需要根据新医改的政策变化转变具体工作的开展模式。药学服务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是非常讲求工作方法和工作组织形式的,且根据不同的服务环节,新医改的工作开展需要结合相应的工作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具体的改革方向,需要根据药学服务的对象和具体的服务模式,结合实际完成转变过程,本文以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为研究要点,探索服务模式转变的方法。

关键词:新医改;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实践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高树萍.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02,304.

0引言

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应当以服务对象为核心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应当从服务工作的组织和开展维度入手进行转变和更新,另外,对于用药环节的监测和管理也是药学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全面做好这些具体环节的管理,维持其有效运行,才能促使药学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药学服务概念的总体阐述

从性质上来讲,药学服务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特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的服务工作内容,要想适应新医改对于医药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则需要首先对药学服务专业的基本内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从而结合其特征实现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工作。

1.1基本概念

药学服务,从基本概念的角度上分析,主要就是指药师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1]。在具体实施中,这项服务的提供,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从性质上来讲,药物治疗属于针对疾病开展的治疗,而相关的服务,一方面能够辅助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一方面,对于提升患者用药期间的舒适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1.2主要特征

首先,药学服务的最典型特征就表现在,其是依托于药物开展的一泓服务工作,在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药物治疗效果的提升。在基于药品的相关服务决策汇总,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药品的合理选择、第二,药品剂量的确认。第三,药品给药方法的选择,第四,药品治疗效果的评估。

其次,药学服务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服务性特征,且药学服务中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针对提升病人健康水准的服务类型。这就要求从事药学服务的医护人员,以个人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为标准,为患者提供主动的、全面的、科学的服务。

再次,药学服务有明确的服务目标[2]。在针对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医护人员需要从疾病治疗、预防、康复等多个层面入手,通过尽可能全面且经过优化的服务内容介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对于一些有患病隐患的患者,则应当通过服务减低疾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从而在服务提供完毕后,保证从不同的维度取得相应的服务效果。

2新医改背景下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路径

新医改背景下,无论是从医疗体系建设的维度还是从医疗保障的维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药学服务工作者来讲,这部分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典型的保障性特征。也就是说,其是优化医疗体系运行效果的一种保障和优化性质的医疗专业服务内容。新医改,促进了这项服务工作的模式需要同步进行转换和优化。

2.1服务模式的转变路径

首先,服务模式的转变是以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工作内容为基础的,基于患者是提供服务的核心。在转变和优化药学服务模式时,依托于患者需求开展的服务模式,需要进行转变[3]。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第一,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服务。如,当患者入院登记时,门诊岗位的医护人员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服务,而当患者入院治疗后,入院期间到出院时间截止,药学服务也应当持续进行,入院时,医护人员一个多囊针对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以及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当发现患者在入院前后的用药信息存在一致性问题,则应当及时告知患者的责任医生。对于现阶段的用药方案进行研究和确认,并且在患者转科继续治疗的环节中,将用药方案和信息进行集中的整合与调整。

其次,关于用药服务的重点区域,也应当从内科逐步向外科进行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在长期的药学服务中,对于外科的药物管理存在比较显著的问题,例如,外科的围手术期用药,就存在典型的不规范问题。为了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升药学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当根据不同的外科科室类型,配备相关的药学服务人员,提升药物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另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除了部分常规的药物辅助治疗,外科手术的药物服务还包括一些专业的针对性药物治疗支持,例如营养支持、疼痛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等。

再次,提升药学服务的精细程度。这一点主要是为了提高药学服务的准确性,从药学服务的角度分析,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则提供药学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当从细节入手,针对不同药物类别的用量、用法以及应用准确性几个维度,与患者的责任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并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便于服务人员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另外,对于一些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药学服务人员更应当加大关注力度,以避免用药中的不当引起患者其他的药物反应。

\

 
2.2监督模式的配套转变

这主要使用药物应用的管理维度对用药学服务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药品的应用专业性和严谨性,不仅会影响到用药效果,也会直接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不同的药物类别,在应用强度和应用范围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一旦用药中出现了问题和误差,则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药学服务人员还应当针对不同的药物类型,在其应用量和应用范围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药物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例如,对于抗菌药的使用率、对于Ⅰ类切口预防药物的用药时间和比例,都应当结合药物的药效和功能侧重点,对于其用药比例进行严格控制[4]。另外,为了发挥药品应用监督的长效性特征,负责监督和管理的医护人员和专家可以按月为单位对病区内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及时发现现阶段用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处理。

2.3药师和医药服务人员考核的转变

从患者的疾病类型和药学的发展状态上来看,针对药师和药学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也要实施针对性的考核和关注。一方面保证药师的能力水平保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考核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考核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注意保持透明度和专业性,并且在考核方式上应当注意创新和优化。转变传统模式下单一依托于医护人员的学历、工龄以及职称层次为标准的药学专业考核,而合理的药师的技能、实践操作水平、工作严谨性等指标融入药师和医药服务人员的考核内容范畴之内,提升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另外,对于表现突出的药师,可以适当采取奖励措施,激励其专注于药学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个人医药服务水平。

3结束语

总的来讲,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必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转变,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医护人员,应当以药学服务工作的质量提升和服务工作的应用效果优化为目标,提升药学服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力求达到通过优化药学服务水平,为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声.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及策略探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4):87-88.
[2]杨通林,项巧.浅析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职责与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9).
[3]王凡,李青.药学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6):24-24.
[4]徐凤.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中所起到的作用[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4(6):00215-002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