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10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分组。传统静脉剥脱组开展传统静脉剥脱手术,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开展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分析效果;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结果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效果、生活质量指标、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显著和传统静脉剥脱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高峰,张为群,王华军,等.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观察及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165,167.
0引言
大隐静脉曲张在临床发生率较高,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以皮炎、肿胀和溃疡等为主要症状。传统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一般选择剥脱治疗,但恢复时间长且并发症多,容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随着手术技术不断提高,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应用越来越多[1]。本研究分析了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10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52例,男性患者实施手术29例,女性患者实施手术23例;年龄34-79岁,平均(46.11±2.46)岁。病程1-5年,平均(3.41±2.01)年。其中,有湿疹样皮炎的患者有18例,有色素沉着肢体的患者有26例,有疼痛症状的19例,有皮肤溃疡的有5例(部分是合并两种或者以上)。传统静脉剥脱组52例,男性患者实施手术30例,女性患者实施手术22例;年龄34-79岁,平均(46.24±2.11)岁。病程1-5年,平均(3.48±2.21)年。其中,有湿疹样皮炎的患者有18例,有色素沉着肢体的患者有26例,有疼痛症状的19例,有皮肤溃疡的有6例(部分是合并两种或者以上)两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好。
1.2方法
传统静脉剥脱组开展传统静脉剥脱手术,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开展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1)先取腹股沟处顺皮肤方向作一2一4厘米长小切口,寻找到大隐静脉近心端,分别结扎、切断诸属支血管;游离、结扎、切断大隐静脉起始端;(2)然后取足踝处长约1厘米小切口,分离、切断、结扎大隐静脉远端;(3)自足踝处静脉端插入静脉剥脱器,至腹股沟处伸出;(4)在足踝处,把大隐静脉结扎在中间槽上,往近心方向抽拉剥脱器,大隐静脉在腹股沟处被内翻式拉出;(5)如拉断,现将断裂部分取出,把剥脱器中间槽拉至腹股沟处,结扎大隐静脉至中间槽上,往远心方向抽拉剥脱器,大隐静脉在足踝处被拉出;(6)如在断裂,在将断裂部分取出。将剥脱头安装在剥脱器上,实行外剥脱方式拉出剩余大隐静脉;(7)静脉曲张的主干剥脱后,对依然显现的粗大分支,亦要仔细分离,剥脱,并缝合各切口;(8)最后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均匀用力包扎,以防剥脱部分出血。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对两组效果;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显效:血流速度正常,溃疡、疼痛酸胀消失,未在术中和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血流速度改善,溃疡、疼痛等症状减轻,病情好转;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分别进行t、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效果分析比对
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效果相对传统静脉剥脱组更高,P<0.05,见表1。
2.2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指标分析比对
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标相似,P>0.05;手术后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生活质量指标优于传统静脉剥脱组,P<0.05。如表2。
2.3两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析比对
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传统静脉剥脱组,P<0.05,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73.61±1.01分钟、8.24±2.05d。传统静脉剥脱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87.21±2.01分钟、11.66±2.21d。
2.4两组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分析比对
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传统静脉剥脱组,P<0.05,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组切口出血1例、膝部疼痛1例、切口感染1例,总的发生率是3(5.77),传统静脉剥脱组切口出血2例,膝部疼痛4例、切口感染4例,总发生率是10(19.23)。
3讨论
目前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是微创手术,传统手术。传统手术是剥脱术的橄榄头对毗邻组织产生挤压的作用,神经创伤较大,可导致抽剥过程静脉断裂,出现残留和复发。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微创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已成为发展趋势[3-4]。
大隐静脉曲张采取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在剥脱的时候可维持主干完整剥脱,可将大隐静脉主干内翻剥脱,并减少对周围皮神经和大隐神经的损伤,减轻术后疼痛,通过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的小切口点状剥脱,可进行分支静脉扩张,术后瘢痕小,不会对美观造影影响,患者的接受度高[5-6],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无需专用设备,容易推广,且综合费用低。
本研究显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切口出血、膝部疼痛、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05):99-101.
[2]李碧锦,潘颐聪,杨建荣,等.湿润烧伤膏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03):157-160.
[3]张可征.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9,37(03):294-296.
[4]吴敏,熊瑜,赵燕妮.超声引导硬化剂注射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76-77.
[5]邹颂国,周海依.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60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1):50+52.
[6]田国伟,李军.内翻式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8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06):2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