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采用靶控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的定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在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的指标对比上,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小时和3小时,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手术前24小时及拔管后12小时,两组的MMSE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尤其更利于老年人的术后恢复认知功能,减少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胆囊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廖国芬.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07,213.
0引言
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群体多为手术后的老年人,患者出现精神集中力差、记忆力减退、焦虑、精神紊乱、人格及社交能力改变等认知功能损害症状,症状会持续多个周,重则多个月,原因为体内代谢药物、药物消除能力降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各器官储备功能下降。以往相关研究表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是一种超短效的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准确给药、可控性好、维持麻醉平稳性高、苏醒过程较平稳、副作用少等特点[1],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本次研究除了进一步验证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优越性,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61-81岁,平均(69.4±5.2)岁,体质量46-72kg,平均体质量为(59.5±5.8)kg,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是62-82岁,平均(71.5±5.4)岁,体质量46-74kg,平均体质量为(58.8±5.6)kg,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纳入标准:术前意识正常、近3年内未有过其他手术治疗及麻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资料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依从性差的患者;存在心、肾、肝、肺等脏器疾病;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须在术前半小时内进行阿托品注射处理,注射剂量为0.5mg,术前准备中,需对患者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检测,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具体操作为,将1.5mg/kg丙泊酚、0.1mg/kg阿曲库铵和2g/kg瑞芬太尼静脉注射,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实现机械通气。最后在麻醉维持阶段给予患者瑞芬太尼4ng/mL和3g/mL丙泊酚。观察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具体方法为,麻醉开始之前给予2mg/kg丙泊酚、0.1mg/kg阿曲库铵和2g/kg瑞芬太尼进行诱导,参数设置与对照组一致,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实现机械通气,同时将2mg·kg-1·h-1丙泊酚和2g·kg-1·min-1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射,术中需间断给患者阿曲库铵,从而维持其肌松状态。
1.3观察指标
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定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1小时、3小时、12小时和术前24小时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以及计量资料分别应用2(%)以及t(±s)检测,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的定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在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的指标对比上,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本次研究中,拔管后1小时和3小时,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手术前24小时及拔管后12小时,两组的MMSE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为了证实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得优越性,选取我院98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的定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在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的指标对比上,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仅适用于时间短、镇痛要求低的小手术,这是由于这种方式麻醉深度难以控制,排除时间较长。而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具有麻醉深度易掌握、术后易恢复等特点,所以这类麻醉方式往往用于需要全麻的手术,同时为了增强麻醉效果和减少麻药用药,可以同时采用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2]。
本次研究中,拔管后1小时和3小时,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手术前24小时及拔管后12小时,两组的MMSE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了,相对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方式,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的障碍。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尤其更利于老年人的术后恢复认知功能,减少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丹,金亮,罗方毅,等.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9):5744-5747.
[2]蔡小丽.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5):3969-39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