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将“五常法”用于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西药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017年1~6月未实施“五常法”管理,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实施“五常法”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对实施前后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药品环境、药品摆放、药房交接、工作效率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实施“五常法”在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药品管理质量,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五常法;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柴福.“五常法”在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08,210.
0引言
“五常法”为起源于日本的一种较突出的管理方法,于90年代后期在我国开始推广[1]。“五常法”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环节,其主要目的为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确保医院安全,维护医院形象[2]。为进一步改善医院医药药品管理工作效率、质量及环境,本研究将“五常法”用于医院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旨在评价其应用价值,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2017年1~6月未实施“五常法”管理,期间参与药剂科人员25名,男11名,女14名,年龄25~41岁,平均(32.45±2.18)岁。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实施“五常法”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期间参与药剂科人员26名,男10名,女16名,年龄24~40岁,平均(32.49±2.23)岁。实施前后药剂科人员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实施“五常法”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组织阶段、计划阶段与实施阶段,具体措施见下。
(1)组织阶段:成立西药药品管理活动小组,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制定药品管理活动的目标,对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药品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对药剂科人员进行“五常法”专业培训,组织人员集中学习“五常法”管理理念、方法、措施、制度等。
(2)计划阶段:制定“五常法”规范化管理药品工作计划,小组定期对药品管理进行检查,1周1次,并收集记录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包括摆药、取药、配药等环节,召开小组会议进行讨论,成员各自发表意见,或听取其他人员的意见,制定详细、合理的活动推行计划。
实施阶段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环节。
(1)常组织:组织药剂科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药品种类、性质、包装、使用频率等,组织人员对药品管理制度及方法进行研制,对“五常法”管理方法进行学习与讨论。定期组织科室骨干人员去其他科室或医院参观借鉴管理药品的方法,定期组织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包括科室药品种类复杂情况、药品管理制度等,根据药品类型不同进行编排与调整,并定期进行药品督查。检查过程中仔细记录出现的问题或医务人员的意见,每月进行汇总分析。
(2)常整顿: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法律知识、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多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对环境的整顿,良好的环境可使人员身心愉悦。如药柜安放不易过低,容易造成药品堆放,且医务人员摆药频繁弯腰可出现扭腰、腰肌劳损。针对药品多种的现象,可在每层药柜设置醒目标签卡,对带包装的药品严格按规定放置,对贵重药品、精神类药品应上锁专人保管。
(3)常清洁:保持药柜内外环境清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药品的审核,观察药品有无过期、变质、混放等情况。
(4)常规范:嘱药剂科人员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做到有迹可循、有规可依,保证药品规范化管理质量。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标准及时进行整改,对人员行为进行规范,使其行为更加标准、程序。制定详细的检查项目,按时进行检查,并要求检查者遵循真实性、及时性、科学性,对检查中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及时纠正。对药品管理、交接工作进行规范,做好抢救药品交班工作的检查,确保抢救物品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证物品清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做到定量、定品种、定人管理,并做好贵重物品、毒麻药品、精神类药品等交接、记录工作。对药剂科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5)常自律:坚持“以身作则、以我为范”的理念,应用“五常法”对西药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使其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定期对药柜、药品放置及交接记录进行检查,1周至少1次,及时与当班人员进行沟通,获取反馈及意见,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3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前后西药药品管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药品环境、药品摆放、药房交接、工作效率,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药品管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12.0,(±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可知,实施“五常法”管理后药品环境、药品摆放、药房交接、工作效率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相对更高(P<0.05)。
3讨论
西药药品管理为医院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为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西药药房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其药品管理质量高低可直接体现医院服务水平及管理质量[3]。目前大部分医院均为药房集体送药的工作模式,在药品交接上需花费大量时间,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少药、点药不清、错药等现象,特别在急诊患者、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交接工作中问题较多,常出现药品摆放混乱、种类繁多、取用不便等现象。因此规范西药药品管理,医院应积极探寻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有效提升药品管理质量。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其包含: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环节。为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4-5]。医院应定期组织药剂科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学习“五常法”管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提升其专业管理水平,并研制药品管理的制度及方法,确保药品管理有迹可循、有据可依[6]。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法律知识、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多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此外医院还需加强对环境的整顿,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促进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可使医务人员感到身心愉悦,调动工作积极性[7]。嘱药剂科人员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按时进行检查,并要求检查者遵循真实性、及时性、科学性,对检查中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及时纠正[8]。强调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做好药品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好药品交接记录工作,及时与当班人员进行沟通,获取反馈及意见,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综上所述,实施“五常法”在西药药品规范化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药品管理质量,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阳源.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22-23.
[2]张荣荣.五常法在心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205-207.
[3]邵在宏.“五常法”结合“目视管理”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5):97-98.
[4]朱庆.“五常法"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2):45-47.
[5]刘侠.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60-61.
[6]周海云,肖雷,刘加涛,等.“五常法”在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2):369-370.
[7]黄志海,廖喜琳,黎振傅.“五常法”在医院药房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7):330-331.
[8]汪惠娟,张玉,马苏宁.“五常法”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2046-20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