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0:48: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药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组30例,A组单独采用缬沙坦实施治疗,B组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联合治疗,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B组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A组为80.00%,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明显低于A组的23.33%,P<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马良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30+133.

0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多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原发性高血压由于血压长时间偏高,极易对其心脑器官造成损害,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多以药物控制为主,如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但单一使用某种药物难以取得理想的血压改善效果,因此,适当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非常关键[2]。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将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组30例,A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8-80岁,平均(60.25±7.28)岁,病程1-15年,平均(7.85±4.68)年,A组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B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47-81岁,平均(59.53±7.42)岁,病程2-14年,平均
(8.03±4.26)年,B组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本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

 
1.2方法。A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具体为:让患者餐后口服药物,每天1次,每次1粒(80 mg),持续用药6周。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具体为:让患者每天服用药物30 mg,每日1次,如2周后未取理想疗效,则改为每天口服60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下降超过20 mmHg,且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值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下降值在10-19 mmHg以下,且血压水平数值接近正常范围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压指标无任何改善,甚至上升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A组为80.00%,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指标及心率。治疗后,B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1.13±1.42)mmHg、收缩压为(118.53±1.61)mmHg、心率为(73.14±0.62)次/min;A组分别为(82.24±2.47)mmHg、(131.50±2.32)mmHg以及(82.53±0.93)次/min,B组患者的血压指标与心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显著。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B组患者仅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A组头晕2例,咳嗽3例,面部潮红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其具体的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均比较复杂,需要依据患者具体的病程发展进行分析,但多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和患者机体内的细胞膜离子是否转运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失调、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因素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3]。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非常多见,是一种慢性系统病,发病后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药量以及给药时间,以此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改善和控制,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减降低患者高血压类并发症的发生。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扩张患者大血管等冠状动脉的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其冠状动脉平滑肌的张力,有效防止患者血管出现痉挛症状,增加患者狭窄血管的血流量,大幅度提升其血液内的供氧含量,长时间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还有利于患者体内水的增加与钠的排出量[4-5]。缬沙坦则是一种受体阻断剂,具有较强的阻断性作用,其主要是通过血管紧张素与其受体二者之间的结合发挥阻断作用,以此抑制患者的血管收缩情况,降低肾小球内部的压强,有效延缓肾小球硬化情况和肾纤维化的进展;且该药物要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起到抵抗AT1受体的作用,对AT2受体产生刺激,进而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6-7]。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3.33%,A组则为80.00%和23.33%,B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且B组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P<0.05。

综上所述,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指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俭.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1):91-92.
[2]陈宇.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01):73-74.
[3]季方.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S1):95-97.
[4]郑江虹.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6):50-51.
[5]应佐华,杨良瑞,高琴.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治疗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7):99-101.
[6]秦海坚.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136-137.
[7]任泉钟,于惠.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23-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