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随机抽取,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人数3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术后疾病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B组患儿其疾病治疗有效率比A组高,术后疾病改善情况的两组数据优于A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比A组高,上述差异经统计分析可知P<0.05,有显著可比性存在。结论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应用价值;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秦法珍.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97+299.
0引言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或病房环境没有经过充分消毒,都会使其出现肺炎的症状[1]。因为新生儿身体抵抗力较差,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严重的还有可能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对患儿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影响,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儿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2-3]。为此,本文研究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对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出生并患有肺炎的患儿进行随机选取,将其中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新生儿中男21例,女11例,出生时间均值为(10.28±0.41)天;B组32例新生儿中男19例,女13例,出生时间均值为(10.16±0.37)天。所有患儿监护人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另外该研究符合伦理标准。使用相关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儿出生时间以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护理方法。64例患儿疾病治疗方法相同,A组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B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
(1)环境护理。为了减轻患儿症状,在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要为其保持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另外,要使病房周围更加安静,防止嘈杂的环境影响患儿睡眠,降低疾病治疗效果,所有接触患儿的医护人员以及家属,都要严格遵循制度,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洁。
(2)健康知识宣教。为了使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有详细的了解,护理人员可以实施健康知识宣教,告知其引起肺炎的原因,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产生的效果以及日常注意事项,降低家属焦虑的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患儿生活。
(3)治疗护理。患儿可能存在体温不稳定以及咳嗽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较低则可以将装有40℃水的袋子放置于患儿身边,为避免烫伤可以使用棉布包裹住袋子,并定时对其中的水进行更换。若经过处理患儿体温仍然偏低,那么可以将其放进暖箱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患儿发生高热症状,则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法,并定时观察其身体状态。为避免痰液阻塞患儿呼吸道,除了定时监测其呼吸状态之外,还要进行吸痰处理,帮助患儿将分泌物排出。为了避免吸痰措施损害患儿呼吸粘膜,吸痰要尽量在小于15 s的时间里完成。进行雾化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将消炎药物加入其中,雾化次数为5次/d,治疗时间为15分钟/次左右。
(4)饮食护理。因为患儿年龄较小,生病会损耗其身体营养,所以应该保证患儿体内的热量足够支撑疾病的治疗。在对患儿采取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进行维生素的补充,观察患儿情况,及时为其进行翻身以及轻柔地拍背,避免出现呼吸不畅等现象。
1.3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可以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种[4],如果患儿症状以及肺片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异常,那么视为痊愈;如果患儿症状以及肺部阴影有显著改善,那么视为显效;如果症状以及肺部阴影有轻微改善,视为有效;如果症状以及肺部阴影没有任何改善,或疾病更加严重,那么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使用[n(%)]表示计数数据并进行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并进行t检验,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如果P<0.05则证明有统计学意义和可比性存在。
2结果
2.1疾病治疗效果对比。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32例A组患儿中治疗有效人数为24例,有效率为75%,32例B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的人数为31例,有效率为96.87%,B组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儿,统计学软件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2疾病改善情况对比。表2结果显示A组32例患儿疾病复发人数为8例,复发率为25%,B组复发人数为2例,发生率为6.25%,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并且体温恢复时间比B组短,上述项目组间差异经对比分析可知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3护理满意度对比。32例A组患儿家属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22例,护理满意度为68.75%,B组32例患儿家属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31例,护理满意度为96.87%,使用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χ2=8.8919,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强烈。
3讨论
患有肺炎的新生儿会出现体温异常、呼吸不畅以及口唇变紫等症状,引发该疾病的原因较多,比如环境不够清洁、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以及医疗器械消毒不全面等[5],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很可能加重病情,威胁患儿生命。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使护理人员以患儿为主,在护理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按时观察患儿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其异常反应[6]。另外该护理模式能够从多个方面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包括健康知识宣教、环境护理、治疗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使护理人员能够运用其专业的知识技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护理患儿高,疾病改善情况优于A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比A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因此,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避免疾病的复发,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新美,杨巾萍,王景,等.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40,142.
[2]周雪姣.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与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46):155.
[3]豆玉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与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168-169.
[4]刘红阳.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7):204-205.
[5]李晓萍.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7):42-43,44.
[6]王静.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8(3):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12.html